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
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记杂画》。从提供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作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宇宙的一种超脱与洞察。
"□□□□□,□□□□池。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景象:一处幽静的水塘边,或许是一幅画中的场景,其中有潺潺流水和悠然游弋的鱼儿。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引出了对“庄生”的思考。“庄生”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他以其超脱世俗、逍遥法的思想而著名。诗中提到“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庄子的哲学的一种质疑和思考:即便是如庄子那样的哲学家,对于生命中的简单快乐,如同池塘里悠然自得的鱼,也可能不完全理解。
总体来说,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对于人生、宇宙和知识边界的一种深刻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学中常见的哲理性和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批判态度。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舜提归□□,□□□□梁。
束手无争执,应惭此玺郎。
西洛名园堕劫灰,扬州风物更堪哀。
纵携买笑千金去,难唤能行一朵来。
暴骸独柳冤谁雪,藁葬青山过者悲。
甘露殿中空诵赋,沉香亭畔更无诗。
最怕摛词与草麻,明朝传布竞攻瑕。
而今失韵乖平仄,挞市哄堂一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