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吟五首(其四)

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

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热。

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绝。

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

形式: 四言诗 押[屑]韵

翻译

火焰可以克制水,但反过来却不行,火焰因此熄灭。
水能够顺应火,但如果反过来就不行,水也就不会被加热。
丈夫能驾驭妻子,但如果反过来,妻子就不再服从,关系破裂。
妻子如果顺从丈夫,反之则会违背,这样的妻子必定会有问题。

注释

火:指燃烧的物质或力量。
胜:克制,压制。
水:比喻对方或情况。
遂:于是,就。
灭:熄灭。
从:顺从,跟随。
不从:不顺从,违背。
热:加热,使热。
夫:丈夫。
制:控制,驾驭。
妻:妻子。
绝:断绝,破裂。
孽:罪过,问题。

鉴赏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夫妻关系为例,寓言式的阐述了治家与社会治理的道理。首句“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比喻强势一方若不能持续压制,最终会失去控制;“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热”则表示顺从的力量可以使关系保持平衡,过于强硬会导致对立。

接下来,“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绝”暗示家庭中丈夫应当适度管理,否则妻子可能会离心;而“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则强调妻子应适度顺从,过度反抗可能导致家庭矛盾。

整体来看,邵雍通过这四句诗,揭示了权力与服从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在人际关系中适度原则的重要性。这种寓言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用来传达深刻的社会和道德教诲。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治乱吟五首(其一)

乱多于治,害多于利。悲多于喜,恶多于美。

一阴一阳,奈何如此。

形式: 四言诗

瓮牖吟

有客无知,唯知自守。自守无他,唯求寡咎。

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馀,藜羹饱后。

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晖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虚口。

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百年升平,不为不偶。七十康强,不为不寿。

形式: 四言诗

经世吟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形式: 四言诗

诧嗟吟

昨日炙手,今日张罗。人间常事,何诧何嗟。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