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仲夏葬亡室于禅山带雾冈,夜宿山家作

山黛描烟,桥腰束翠,未秋先画秋容。

奈啼乌唤客,暂买村醲。

层云回首泉扃杳,葬玉棺、何处芳踪。

佩声依约,知他归否,素袜凌风。追念往事朦胧。

早寒闺胆怯,何况尘封。问空山悄悄,依倚谁同。

慰君只有秋衾梦,怕羁魂、未许相逢。

镇无聊赖,斜欹短枕,诉与幽蛩。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葬礼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哀悼之情。词人以“山黛描烟,桥腰束翠”开篇,将自然景色与哀伤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悲凉的意境。接着,“未秋先画秋容”一句,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哀悼气氛,仿佛秋天提前降临。

“奈啼乌唤客,暂买村醲”则通过乌鸦的啼叫和村民的酒宴,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痛。接下来,“层云回首泉扃杳,葬玉棺、何处芳踪”两句,将视线转向逝者安息之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去向的迷茫与困惑。

“佩声依约,知他归否,素袜凌风”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思念,通过想象逝者轻盈的脚步与飘逸的衣袂,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与期盼。最后,“追念往事朦胧。早寒闺胆怯,何况尘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凸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无助。

“问空山悄悄,依倚谁同。慰君只有秋衾梦,怕羁魂、未许相逢”表达了主人公在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镇无聊赖,斜欹短枕,诉与幽蛩”则以自然界的虫鸣作为倾诉对象,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成功地传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七夕偶述

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

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韶光。

等閒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

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空房。未忍理瑶箱。

钿盒枉收藏。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

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

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

形式:

孤鸾.佩兰琴,红芳馆挂壁物也。数月不抚,飞尘满弦,对之伤怀,为拈此解。时余将作海外行矣

珠丝瑶轸。叹无端摧断,鸾孤雁陨。

几度花前,弹落碧桃香粉。

芳名爱伊暗合,唤同心、曲终相认。

蓦地啼乌夜半,变七弦凄紧。任西风、吹老相如鬓。

便胶柱重修,韦郎谁信。挂壁秋声,又为别情传恨。

行囊拟携旧谱,拣文奁、此情难忍。

待借海天灵瑟,写湘娥眉晕。

形式:

虞美人.重阳日拣亡妇佩蛩居士遗箧,得居古泉山人旧为居士画菊扇子,哭题一词

绿沈画取东篱意。曾傍妆台倚。卷帘人影冷秋心。

今日卷帘人影悄难寻。西风蝶老芳丛损。

扇底香魂远。为谁花下问重阳。

便不看花愁断九回肠。

形式:

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

如此长宵,听雨听风,回肠自支。

想兰房遗挂,久萦烟网,花魂偷返,又杳天涯。

旅枕秋凉,残灯梦瘦,莫道瑶宫总不知。

分明见,是云鬟似旧,絮语迟迟。相逢慢诉相思。

问碧海鲸波鹤怎携。

叹玉箫红泪,空沾絮果,檀奴青鬓,尚恋尘丝。

钿盒三生,银槎万里,到死相依更不离。

翻然醒,记一声珍重,仙去移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