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如此长宵,听雨听风,回肠自支”,以风雨之夜起笔,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引出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挣扎。接着“想兰房遗挂,久萦烟网,花魂偷返,又杳天涯”几句,通过回忆往昔美好时光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对远方亡妻的思念之情。
“旅枕秋凉,残灯梦瘦,莫道瑶宫总不知”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异乡客馆中,面对秋夜的凉意和孤独的梦境,内心充满了对亡妻的思念,即使在仙境也未能忘怀。接下来“分明见,是云鬟似旧,絮语迟迟”一句,通过梦境中的重现,细腻地刻画了亡妻的形象和话语,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相逢慢诉相思。问碧海鲸波鹤怎携”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亡妻相会时的深情对话,以及对如何跨越生死界限,共同面对生活的渴望。随后“叹玉箫红泪,空沾絮果,檀奴青鬓,尚恋尘丝”几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亡妻命运的哀叹和对两人关系的不舍。
最后,“钿盒三生,银槎万里,到死相依更不离”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永恒爱情的信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亡妻的存在,直到生命的尽头,两人的感情也不会分离。“翻然醒,记一声珍重,仙去移时”则以梦醒为结,回顾梦中的温暖与珍重的话语,暗示着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梦境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以及对永恒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