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一)芷澄道兄重遇榕城,又将别矣。赋此词见赠,因用原韵聊一继声,水市秋空,山楼岁晚,鸥边话雨,雁外呼云,向凉枫暝竹中倚而歌之,益?为怀抱也

江湖风味惯,联旧社,蟹初肥。

把泛剡清愁,唫湘断韵,写到烟堤。鞭丝。

竹王祠下,算青山未似酒人稀。

关月夜吹笛去,海云秋送帆归。年时。茅店感闻鸡。

才换芰荷衣。趁佛火经声,仙尘梦影,小赋幽栖。

马蹄。又敲黄叶,指天涯一半是斜晖。

明日钓船开也,冷枫红尽渔矶。

形式: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表达了词人与友人芷澄道兄在榕城重逢后即将分别的情感。词中充满了浓厚的江湖气息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江湖风味惯"点明了词人长期过着漂泊的生活,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蟹初肥"暗示季节已至秋末,螃蟹肥美,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接下来的"泛剡清愁"和"湘断韵",通过写景抒发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鞭丝"和"竹王祠下"描绘了祠堂前的情景,青山、月夜、笛声和海云,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伤的画面,寓言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茅店感闻鸡"则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感慨,换上芰荷衣,暗示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佛火经声"和"仙尘梦影"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禅意和梦境,词人借此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马蹄黄叶"和"天涯斜晖"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场景,而"明日钓船开也"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冷枫红尽渔矶"则以秋日枫叶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经历的回味,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二)送芷澄供职入都,仍次前韵

仙萍红不定,分一道,海云肥。

向篷背呼镫,篱腰问酒,小立江堤。蛮溪。

夜阑话雨,说京华别后尺书稀。

莼菜寻驴信阻,梅花跨蝶人归。它时。紫陌听鸣鸡。

应更换春衣。料戛想珂风,敲词璧月,禁树堪栖。

相思。待唫秋句,怕蓬山无梦到斜晖。

寄语丰台俊侣,而今醉卧菭矶。

形式:

木兰花慢(其三)

维摩禅榻畔,花雨瘦,药烟肥。

正落月屏遮,停云馆闭,望远潮堤。一枝。

忽传瑶讯,说江南梅影近都稀。

天外有天客到,梦中如梦春归。何时。竹兔杉鸡。

邀俊侣著初衣。又款碧鸥盟,游红蝶约,写向羁栖。

蓬莱。散仙飘泊,泊故山兜率但斜晖。

换却珠宫雪舞,依前缉钓蘋矶。

形式:

国香

步冷秋尘。又晓风波路,鹅管吹春。

曾来水仙王庙,箫鼓迎神。

珍重年时影事,剩湘天、一碧如云。

飘零夜郎远,倚醉相看,都是愁身。

灵皋回首处,算梨花成梦,桃叶移根。

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

重剪残镫话雨,似江南、花落逢君。

芳悰感迟暮,听雪山楼,坐拥凉衾。

形式:

西子妆慢.纪梦

狸梦侵凉,凤音传恨,人坐隔花窗户。

秋星夜夜伴凭栏,悄相思、嫩寒波路。青鸾讯阻。

怕珠海、孤帆难渡。话离悰、正仙蓬挂月,鬼桃吹雨。

幽盟误。舞罢霓裳,飘泊都如羽。

一镫摇碧出楼阴,认璇宫、那时烟树。箫台别苦。

弹泪到、千红深处。劝侬归,似说花天无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