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郡守生辰二首(其二)

鹊印铜钩几世传,门中人物自超然。

高文大笔无双誉,紫府丹台第一仙。

会见黄眉三洗骨,谩劳青史再编年。

西林恐未容归隐,将有追锋下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贺郡守生辰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郡守品德与才能的高度赞扬。首先,“鹊印铜钩几世传”一句,以“鹊印”象征郡守家族的荣耀传承,铜钩则寓意权力与地位的稳固,表达了对郡守家族历史的肯定与敬仰。

接着,“门中人物自超然”描绘了郡守本人的非凡气质与卓越成就,暗示他不仅在家族中独树一帜,更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接下来的“高文大笔无双誉”,进一步强调了郡守在文学或政绩上的卓越贡献,无人能及的赞誉,体现了对其才华的高度评价。

“紫府丹台第一仙”一句,运用神话色彩,将郡守比作神仙,居住于紫府丹台,意味着他在道德修养与治理能力上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是地方治理的典范。

“会见黄眉三洗骨,谩劳青史再编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郡守功绩的极大推崇,认为他的影响深远,甚至能改变历史进程,使得后人无需重新记录他的事迹,因为他的功绩已足以载入史册。

最后,“西林恐未容归隐,将有追锋下九天”则预示着即便郡守有归隐之心,也难以实现,因为他受到的尊敬与期待如此之高,以至于朝廷可能随时征召他,继续为国家效力。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全面展现了对郡守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深远影响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蜡梅寄陈相之侍郎

野寺西边雪压梅,曾陪杖履探春回。

重寻密竹檀栾外,又见疏枝摘素开。

步屧寻花嗟我老,巡檐索笑共谁来。

细看风味依然在,不是刘郎去后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向宰喜雨

夜听雷车碾太清,风翻急雨落平明。

不忧稻穟已燋卷,似见天河欲倒倾。

犴狱系囚应尽洗,丰年诗句喜先成。

东郊南亩村村乐,草木欣欣亦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刘美中自翰苑归追怀平昔之游再过唐兴寺陈迹依然辄成长句奉呈

重寻古壁旧题诗,林竹萧森上翠微。

但见晓猿惊蕙帐,应无山鸟怪儒衣。

野僧忽自云中出,阁老新从天下归。

拍手相欢同一笑,可能长伴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唐兴寺再呈美中

七年三过唐兴寺,梦里闻君得好官。

遍历兰台兼柱史,近辞香案出金銮。

从来呼客沽村酿,不敢移厨洗玉盘。

政恐人情贱杨柳,送迎唯作故时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