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观李素心孙七岁童子草书歌

杜陵九龄书大字,李郎七龄笔阵强。

身长未及等身案,负剑却立短凳傍。

凝睇双瞳剪秋水,梯几拂拭神扬扬。

须臾笔下龙蛇出,折钗倒薤纷旗枪。

拳如茧栗不盈握,放笔直欲隳堵墙。

力如蓝田射伏虎,饮羽穿石激雷光。

势如卫公夜行雨,风鬃雾鬣不可当。

书罢安闲妥衫袖,敛手拱揖归辈行。

肩随兄弟舒雁立,怀铅画椠森琳琅。

荀氏八龙见其四,一龙奋爪先开张。

当筵观者皆老苍,捋须奋袂徒惊惶。

老夫顿足自激昂,安得抱之贡玉堂。

君不见昔年李长沙,天子加膝坐御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书法才子形象。诗人以杜陵九龄和李郎七岁的典故起兴,赞美了李素心孙七岁孩童的书法技艺高超。他虽然个子不高,却能负剑而立,专注凝视,眼神如秋水,显示出坚韧的毅力和专注的态度。他的笔下犹如龙蛇飞舞,字势雄健,如同折钗倒薤,旗枪交错,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技巧。

诗人运用比喻,形容他的笔力如蓝田射虎,箭矢穿透石头,雷电般耀眼;又如卫公夜行,风雨无阻,气势磅礴。书写完毕,他举止从容,衣衫整洁,谦逊有礼,令人赞叹。他的书法才华被比作荀氏八龙中的四龙之一,一展威猛之姿。

在场的观众,包括老者在内,都被他的书法所震撼,惊叹不已。诗人自己也为之激昂,希望能将这天才少年的墨宝推荐给朝廷。最后,诗人以李长沙受到天子青睐的典故,表达了对李素心孙的期待和赞赏。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鲜明,展现了钱谦益对于儿童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和对后辈才俊的热切期望。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大观太清楼二王法帖歌为山阴张尔唯作

神霄天子恢皇纲,重镌阁帖焕宝章。

干戈久忘熙陵绩,图书欲压淳化藏。

侍书著摹换钩拓,太师京识新褫装。

太清危楼切霄汉,乙夜御览回虹光。

大观承平过星纪,宣和版荡垂靖康。

声明文物归松汉,翰林子墨炎昆冈。

驰载唐碑失定武,毡裹周鼓残岐阳。

册府秘阁俱已矣,长沙戏鱼徒相望。

新绛燥笔改东库,亮字损本来榷场。

二府拜赐传掌故,三馆审定看堵墙。

良常新铭不在世,羽陵旧蠹余几行。

君从何处购此本,右军墨迹兼小王。

续帖真成廿卷羡,万签何似二本良。

墨华晶光出匮纸,笔阵折抹生锋芒。

晴窗临摹挟飞动,棐几展玩铺云肪。

裂纹木直非剥损,檈痕银锭谁低昂。

从今鉴定归米薛,不收慰问嗤梁唐。

但看鸾翱与凤翥,焉用冷金并硬黄。

呜呼此本不易得,摩挲使我神惨伤。

自从京阙睹戎马,又使馆门沦沧桑。

人间西清熸禁苑,天上东壁埋文昌。

橐驼交迹践竹素,牛马渍汗沉缥缃。

甲衣狼藉剔钿锦,炮车迸裂穷琳琅。

游家《兰亭》填爨下,褚摹禊帖掷道旁。

鲁公《孝经》《麻姑》字,儿童插标叫市坊。

卷轴遑惜三千富,款书宁数丈二长。

白麻何处博青缥,碧笺翻喜归黄肠。

奇哉一本独完好,岂无六丁下取将。

展卷俄惊褾识改,开奁先嗅古墨香。

印缝无烦辨分剪,破体仍与论偏旁。

何年瓦官阁鸱吻,有客山阴搜屋梁。

玉躞金题閟惜重,褚妍欧怪空煇煌。

已堪唐陵比玉匣,重许漠室开珠囊。

伤心《西升》失至宝,漫眼《东观》欲发狂。

吾家圆印铭忠孝,长依《书史》缄箧箱。

作歌无才继《石鼓》,阁笔再拜朝墨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金陵杂题绝句(其一)

澹粉轻烟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

而今也入烟花绿,镫火樊楼似汴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金陵杂题绝句(其二)

顿老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丁零。

南巡法曲无人问,头白周郎掩泪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金陵杂题绝句(其三)

旧曲新诗压教坊,缕衣垂白感湖湘。

闲开《闰集》教孙女,身是前朝郑妥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