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十韵(其十三)

推窗祇觉澹无痕,野望亭亭快愿言。

蝌蚪有书狐问字,麒麟空冢狖啼魂。

居同莲国疑非世,地拟桃源别作村。

翻笑年来生计脱,断霞深树日关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山居图景。首句“推窗祇觉澹无痕”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窗外景色的淡雅与宁静,仿佛推开窗户,便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寂。接着,“野望亭亭快愿言”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空旷而自由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渴望。

“蝌蚪有书狐问字,麒麟空冢狖啼魂”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蝌蚪与狐狸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与智慧生物,它们在探寻知识与交流,而麒麟与狖(猴子)则象征着传说中的神兽与灵猴,它们虽已逝去,但灵魂仍在自然中回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神秘。

“居同莲国疑非世,地拟桃源别作村”将山居生活与理想中的净土相联系,莲国与桃源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清净之地和陶渊明笔下的避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山居生活虽远离尘嚣,却并非完全脱离世俗。

最后一句“翻笑年来生计脱,断霞深树日关门”则以幽默而略带无奈的口吻,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反思。断霞与深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而日关门则暗示了生活的闭合与结束感。整句诗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简单而纯粹生活的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十韵(其十四)

桥流清浅静生寒,小插花枝待倚栏。

虎豹掩关天万里,鹧鸪啼晓日三竿。

微吟策杖云痕湿,病眼登楼秋意乾。

空谷久抛人事后,抱琴何处写幽闲。

形式: 七言律诗

山居三十韵(其十五)

身外冰霜亦易删,春衫何事泪痕斑。

坐开明镜三千顷,遥写峰眉四百弯。

种树渐能通至道,藏书犹许借名山。

近来新学餐奇字,辟谷琅环二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居三十韵(其十六)

秋宵相对小如年,蛩语微茫静可怜。

半地冷云平待月,何人凉露坐谈天。

墨花吐出终疑梦,剑影飞来或化烟。

不觉闭门摇落后,满函新草近成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居三十韵(其十七)

上方灯火夜萧条,静煞冰云不易招。

低树笑声知斥鴳,故枝无恙赠鹪鹩。

月悬大地皆明镜,梦落空林尽海潮。

最有斯人眠未得,更深犹过水西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