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夜晚山中居所的宁静与深邃。首句“上方灯火夜萧条”以灯火反衬夜的寂静与冷清,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静煞冰云不易招”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冰冷的云层也难以被唤醒,凸显了夜晚的静谧。
“低树笑声知斥鴳,故枝无恙赠鹪鹩”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低矮的树木赋予了生命,它们似乎在低语,知晓小动物的生活,同时又关怀着老树枝头的小鸟,展现了自然界间的和谐与关爱。
“月悬大地皆明镜,梦落空林尽海潮”则将月光比作明镜,照耀着大地,而梦境仿佛落在空旷的树林中,化为海潮,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神秘与梦幻。
最后,“最有斯人眠未得,更深犹过水西桥”点出了诗人的存在,他未能入眠,深夜仍在行走,或许是在思考,在探索,在寻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知的好奇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