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楼有忆

暗楼生暮气,独酌写愁歌。

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

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楼饮酒,抒发愁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楼阁中弥漫的沉闷气息,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首句“暗楼生暮气”,以“暗”字点明时间已至傍晚,楼阁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生暮气”则暗示了这种氛围的逐渐凝聚,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独酌写愁歌”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状态——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这里的“愁”不仅指个人的情感困扰,也可能包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某种理想或追求难以实现的无奈。

接下来,“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狂风的肆虐。静谧的月光映照着广阔的江面,而狂风却将柳絮吹得四处飘散。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静与动、安详与动荡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低垂的天空下,白鹭独立,显得格外孤独;而远处,船只在草地上留下痕迹后驶过,象征着生活的流转与变迁。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一句,引用了古代文人孔巢父的故事,以自比孔巢父,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志趣的决心。同时,“在涧阿”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隐居山林,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山居寄叶赤堇山人元阶二章(其一)

回岚生云姿,其瀑作雨势。

清景当柴门,未肯早键闭。

薄怜溪草多,色茜略如袂。

鸟来吾不驱,爱其韵柔脆。

微风调古音,初月送斜睇。

声色归自然,乃可免凋敝。

品物争万劳,上象始无际。

驰心天海垠,廓处尽蒙翳。

何如槐叶阴,适我抱琴憩。

空江如玉奁,娟然俯烟髻。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山居寄叶赤堇山人元阶二章(其二)

败物多为尘,大块不受塞。

宿梦之所疑,已于静中得。

独鹰拉枯枝,刁眼悍相逼。

下有奔壑泉,孰敢以心测?

且登千仞冈,远搜万里色。

炯此澒洞天,来照影孤仄。

限道晷弗踰,日月有衔勒。

如何罄所悲,不自爱胸臆。

故人近逃名,一坏蚓同匿。

倘欲传其书,慎待众嚣熄。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长离曲

行行且勿行,暂留听我歌。

我歌犹未歌,涕泗交滂沱。

风漪日夕媚,碧桃春始华。

不及楼前水,长得傍君家。

楼前春水流,何以浣我愁?

香罗束腰带,枉饰珊瑚钩。

荷华与鸳鸯,五綵绣两头。

今日空惺惺,明日还悠悠。

野葛非兔丝,安能永牢结?

送子江上行,江柳烟一色。

江鸟啼嘤嘤,江水东流明。

江水东流明,中有宛转声。

海枯白石烂,一诀千秋情。

两心共灰死,有泪谁能倾?

形式: 古风

弱魂梦亡女作

弱魂汝何来,不畏风雪翔。

凄然欲我语,无语牵我裳。

青红旧衣饰,整整三尺长。

沈视好颜色,翻昧久死亡。

或我梦犹死,与汝魂徜徉。

梦醒我魂在,汝去魂何方?

宿火炯照壁,脉脉其皇皇。

开门寻汝魂,蒿目天色黄。

低烟亘平湿,吹作万瓦霜。

霜气接江海,海上孤城荒。

城中湖上屋,水影交筼筜。

水风摇孤灯,病人寒在床。

人病刻悲汝,心腑交摧伤。

魂兮信有知,去慎毋相傍。

昔年汝病死,厝骨黄土冈。

梨花两开落,临之无一觞。

哀饥饮邙露,谁为耶与娘?

缘梦致邈感,旧恩汝未忘。

否因一气通,幻召无参商。灵草隔瀛弱,玉叶永萎?。

安能悟达化,委念亡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