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卧龙冈武侯庙

古柏森森落日苍,祠堂高枕卧龙冈。

大名早定山川重,正议终垂伏腊长。

三顾义同莘出处,两朝身系汉兴亡。

我来再拜瞻遗像,麟阁云台尽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武侯)的崇敬之情,通过卧龙冈的自然景观与武侯庙的庄严氛围,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沉意境。

首联“古柏森森落日苍,祠堂高枕卧龙冈”,以“古柏”和“落日”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肃穆而苍凉的氛围,祠堂仿佛静静地躺在卧龙冈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武侯庙的庄重与历史的沉淀。

颔联“大名早定山川重,正议终垂伏腊长”,赞美诸葛亮在生前就已确立了赫赫大名,其影响力深远,甚至影响到了山川的格局。同时,也暗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决策,如同正月的祭祀,长久地被后人铭记与怀念。

颈联“三顾义同莘出处,两朝身系汉兴亡”,将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与他辅佐两朝(蜀汉与魏国)的历史贡献相提并论,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与义气,以及他对汉室兴衰的重要作用。

尾联“我来再拜瞻遗像,麟阁云台尽渺茫”,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武侯庙,向诸葛亮的遗像行礼致敬的心情。同时,通过“麟阁云台尽渺茫”的感慨,既是对诸葛亮功绩的无限追思,也是对历史人物与事迹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模糊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侯庙及其所纪念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诸葛亮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的深刻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与英雄事迹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71)

陆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邸报有感

凤楼玉带挂金鱼,意气飞扬稷契如。

暖阁密宣常独对,冰衔超拜尽亲除。

岂无同党倾安石,未有宣言夺范雎。

此日放归真不测,都门送客几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同御史李中溪游仙岩寺寺在鬼谷岩绝顶

遥向清溪问碧空,县崖高阁白云中。

共愁仙壑何能到,偶逐僧藜有路通。

渐觉须眉沾雾气,忽惊人语落天风。

尘襟此日消几尽,况有高谈达者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柯山在衢州府城南三十馀里即仙人奕棋樵夫烂柯之地

晓披晴雾上层峦,百丈危梯一岸冠。

影暗藤萝云出洞,字封苔藓石生瘢。

山田雨足秋仍熟,石室风高夏亦寒。

棋罢仙童复何处,冷烟残霭锁㠝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安庆兄入觐次少石韵

出郭晨迎五马旌,公朝先得慰私情。

寒床蓟北频宵梦,春草江南隔岁程。

尚有尘埃沾鬓发,且将肥瘦问灯檠。

天伦乐事人间少,故国相期接辔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