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雨湿归鞅,行色藉以沐。
落日投蓟门,遂寄禅宫宿。
谁为初地功,高楼倚空筑。
梯云历层楹,聊纵千里目。
回飙递晓钟,薄雾笼寒竹。
芳草丽郊原,新林变川陆。
岂意路道人,复此慰幽独。
临风思近睽,倚槛恣遥瞩。
渤海杳漭沆,盘山互纡曲。
安期驻秦銮,广成降帝屋。
圣哲既已往,陈迹遗岩谷。
空同与沧溟,烟波恒断续。
这首清代诗人高塞的《戊申春日行次蓟门登独乐寺阁》描绘了春天雨后出行的情景,诗人骑马归来,春雨湿润了衣裳,仿佛洗涤了他的行色。傍晚时分,他投宿于蓟门附近的禅宫,感叹于高楼的壮观,登阁远眺,梯云而上,视野开阔。清晨的钟声和薄雾中的寒竹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诗人欣赏着郊原的芳草和新生的树林,感叹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意外地在旅途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倚栏远望,渤海与盘山的景色深远曲折,令人遐想。诗人提及古代仙人安期生和广成子的传说,暗示了对圣贤遗迹的追思。最后,他感慨圣哲虽已逝去,但他们的踪迹仍留存在山水之间,与大海的烟波相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不详
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
云封千涧白,露濯万峰青。
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
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圣朝存象法,古寺复闻钟。
花引山门路,云封野殿松。
高斋谈静理,远屿淡秋容。
日暮还携杖,月明林外峰。
万仞盘危磴,千峰此独尊。
山光澄宿雾,海色上朝暾。
野殿松杉古,残碑岁月存。
悠然云外想,何必问花源。
碧天如水夜初凉,三五蟾光满帝乡。
何处笙歌侵晓漏,几家砧杵急秋霜。
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
独抱幽怀浑不寐,西风雁唳到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