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㴻所作,名为《和林都宪待用南院书怀因寄》。诗中赞美了一位高洁之士,以其超凡脱俗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激励人心。
首联“久钦高节出尘寰,未获抠衣函丈间”,表达了对这位高士的长久敬仰之情,虽未能亲见其风采,但其高尚的品格已深入人心。这里使用了“抠衣”这一古代礼节,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与渴望接近之意。
颔联“赤手曾扶元气在,素心能挽古风还”,赞扬了高士虽身处逆境,仍能坚守本心,扶持正气,挽回了社会风气的颓废。这里的“赤手”象征着不借助外力,仅凭个人之力,“素心”则代表了纯洁无瑕的心灵。
颈联“纪纲有道乌台肃,啸咏无妨燕寝閒”,进一步描绘了高士在官场上的正直与清廉,以及在闲暇时光中的洒脱与自在。乌台,即乌台省,是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官场。“啸咏”则是古人闲适之时的吟唱,表现了高士的闲逸生活。
尾联“夜夜神交接光霁,与君原不隔关山”,表达了诗人与高士心灵相通,虽相隔千里,但情感如同明月般皎洁,没有阻隔。这句诗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精神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高士人格魅力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