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

秾阴不通鸟,碧浪自翻天。

戛戛俱鸣石,迷迷别有烟。

直须文与可,把笔取神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画竹》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文与可的艺术造诣和精神传递。诗中以“万物贵取影”开篇,点明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强调了光影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写竹更宜然”表达了诗人对竹子作为绘画主题的独到见解。

“秾阴不通鸟,碧浪自翻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出竹林深处的幽静与生机,竹叶如同碧绿的波浪,在空中自由翻滚,既展现了竹林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画家通过笔触捕捉这种动态与和谐的能力。

“戛戛俱鸣石,迷迷别有烟”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细节与氛围,石上的声音与远处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最后,“直须文与可,把笔取神传”是对文与可这位古代著名画家的致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文与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成为了后世画家学习的典范。此句不仅赞扬了文与可的艺术成就,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期许,即通过笔墨传达出竹子的精神与灵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前辈大师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筵中漫赠王良秀笔史

囊琴三尺馀,投我主人居。

老叟能称隐,诸郎总解书。

夜深时唤酒,春尽共骑驴。

去到西湖上,梅花带雪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吴门逢孔将军于塾

旧日堪为将,今来复授经。

主人盛供帐,醉尉止都亭。

终岁只在野,因予一入城。

相悲十年事,泪落酒杯平。

形式: 五言律诗

书倪元镇画

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霜。

峰头横片石,天际渺长苍。

虽赝须金换,如真胜壁藏。

偏舟归去景,入画亦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无题

翁也专枢密,侬今职赞襄。

西京留守重,北帽侍中方。

陵气松鳞紫,湖霜藕叶黄。

江南秋色好,此去满帆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