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五)

一竿一笠一蓑衣,急水滩头下钓丝。

钩上锦鳞容易得,芦花深处月明归。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垂钓图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渔翁的形象,手持一竿一笠一蓑衣,在急流的滩头专心垂钓。画面中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仿佛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和远处的鸟鸣。

“钩上锦鳞容易得”,这句话既是对垂钓成果的描述,也隐含了对生活简单满足的哲思。锦鳞象征着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寓意着生活中那些看似不易得却最终能触手可及的美好事物。

“芦花深处月明归”,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在芦苇丛生的深处,一轮明月高悬,渔翁在月光的照耀下缓缓归来。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更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翁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六)

打动龙门鼓,唤起铁馂馅。

请君一咬破,山僧岂相赚。

先师曾得力,滋味今不减。

若也不柰何,好个铁馂馅。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七)

亲从家里来,家中何所有。

持此一片石,广大坚且久。

灵山曾献佛,帝释聊举手。

心中出何物,安乐并长寿。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八)

圆明了知,不由心念。抵死要道,堕坑落堑。

形式: 偈颂 押[艳]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三十)

拟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终莽卤。

欲思不思踏破时,万里无云常显露。

常显露,妙用恒沙非旦暮。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