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安闲》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脱下官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状态。
首句“脱却朝衫制芰荷”,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卸下官场束缚,换上轻便的芰荷衣裳,仿佛从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这里的“芰荷”不仅指衣物,更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芙蓉亭上啸还歌”,描绘了诗人置身于芙蓉亭中,一边放声长啸,一边吟唱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愉悦心情。
第三句“生来骨相知轻贱”,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价值观念的淡泊态度。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懂得轻视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长得安闲幸已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过上安闲自在生活的庆幸和满足。在繁忙的官场之外,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难得的安闲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幸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