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三首(其三)

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谋。

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

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太阳月亮跟随天体旋转,快慢都与天道相应。
四季更替自有规律,不需顾及万物的祈求。
蜉蝣朝生暮死,不知晓季节的变换。
遥远的上古岁月,如今轮回已经多少周了。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旋:旋转。
疾迟:快慢。
天谋:天道的安排。
寒暑:冷暖四季。
常:规律。
万物:所有生物。
求:祈求。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蔽:遮蔽。
朝夕:从早到晚。
疑:疑惑。
眇眇:渺远。
上古:古代。
历:历史。
回环:循环往复。
今几周:至今已轮回了多少次。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日月随天旋”一句,以宏大的视角描绘日月与天空的关系,强调它们运行不息,仿佛是宇宙转动的一部分。“疾迟与天谋”则进一步说明,无论自然界的变化快慢,都在天的安排之中,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同和顺应。

“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两句,指出自然界的冷热变化都有其固有的规则,并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或请求。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和不可抗拒性,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通过对昆虫生活习性的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的速度。这里的“蔽”和“疑”字用得恰到好处,一方面形象地表达了昆虫对于时间变化的无知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则是诗人的深沉感叹。这里的“眇眇”形容历史的久远和模糊,以及“回环”一词,既可理解为时间循环往复,也可看作是对历史长河中事件相似性的暗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天地运行规律、生命有限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即事三首(其二)

昏昏白日卧,皎皎中夜愁。

明月入枕席,凉风动衾帱。

蛬蝉相鸣悲,上下无时休。

徒能感我耳,顾尔安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即事三首(其一)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君难托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形式: 古风

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

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时所珍。

荒坛坏冢朽崖屋,剥落风雨埋煨尘。

断碑数尺谁所得,点画入纸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亲。

六书篆籀数变改,训诂后世多失真。

谁初妄凿妍与丑,坐使学士劳骸筋。

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

挥毫卓荦又惊俗,岂亦以此誇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诗歌甘棠美召伯,爱惜蔽芾由思人。

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