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三首(其二)

昏昏白日卧,皎皎中夜愁。

明月入枕席,凉风动衾帱。

蛬蝉相鸣悲,上下无时休。

徒能感我耳,顾尔安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白天昏昏欲睡,夜晚明亮却满怀忧愁。
明亮的月光洒进床铺,凉风吹过被褥。
寒蝉凄切鸣叫,昼夜不停歇。
它们只能触动我的耳朵,但你怎能理解我的秋天心情?

注释

昏昏:形容昏暗或精神困倦。
皎皎:明亮的样子。
凉风:指秋季的微凉之风。
衾帱:被子和床帐,这里代指床铺。
蛬蝉:即蝉,一种昆虫。
顾:回头看,这里有对比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昏昏白日卧,皎皎中夜愁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可能是由于繁忙或压力而感到疲惫和忧虑。明月入枕席、凉风动衾帱,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他在月光下享受着清凉的夜风,但这并不足以驱散他的烦恼。

蛬蝉相鸣悲,上下无时休,这里用虫鸣声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显示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些自然之声只能够触动诗人的耳朵,却无法让他摆脱对秋天即将到来的忧愁。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一个深思熟虑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文字简洁而蕴含丰富,让人读后不禁沉思。此诗亦可视为诗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探索。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即事三首(其一)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君难托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形式: 古风

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

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时所珍。

荒坛坏冢朽崖屋,剥落风雨埋煨尘。

断碑数尺谁所得,点画入纸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亲。

六书篆籀数变改,训诂后世多失真。

谁初妄凿妍与丑,坐使学士劳骸筋。

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

挥毫卓荦又惊俗,岂亦以此誇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诗歌甘棠美召伯,爱惜蔽芾由思人。

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

形式: 古风

吾心

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

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

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