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玄妙观访黄含山道士

孤庐结烟霭,一榻卧松筠。

之子何为者,荷蓑行负薪。

坐看云叶湿,铲喜药苗新。

灵雨萧然下,归欤垫角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方昂的《吴山玄妙观访黄含山道士》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孤庐结烟霭”展现了道观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神秘,仿佛被淡淡的雾气笼罩。接着,“一榻卧松筠”点出诗人与黄含山道士的居所简朴,以松竹为伴,生活清雅。

“之子何为者,荷蓑行负薪”则揭示了道士的身份,他身披蓑衣,肩扛柴薪,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诗人通过“坐看云叶湿,铲喜药苗新”,描绘了道士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草药种植的喜悦,流露出对这种简单而满足的田园生活的欣赏。

最后两句“灵雨萧然下,归欤垫角巾”描绘了下雨的场景,雨水静静地落下,诗人似乎在想象或期待回归这样的宁静生活,戴上斗笠,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

收录诗词(3)

方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冯鱼山编修(其一)

闻汝言愁亦欲愁,茫茫身世费前筹。

负人自具将军腹,责我难逃子羽头。

未信华阴真有市,何曾棘刺解成猴。

商量一榻安心法,那得人间聚窟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冯鱼山编修(其二)

何处鸡声晓梦余,思量世事转愁余。

彰身有具麒麟楦,抵掌能谈鹦鹉车。

久结尘缘难了却,强看胜境更纷如。

三千白发频临镜,一字行藏问碧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都中除夕

腊尽复春回,匆匆岁事催。

论文犹有社,避债竟无台。

舌在诚何用,酒酣姑莫哀。

田园芜未了,好与赋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延平怀古

青山蹀躞从西来,延平之城当其隈。

危峦万仞飞雉堞,高楼杰阁横江开。

大江日夜水东注,逆浪卷将山影去。

峰回舟转不见城,双塔亭亭锁归路。

建瓴势扼八闽吭,此地宁曰非岩疆。

壮哉当年陈将军,百死不肯归高皇。

吾闻有元当季年,兵戈满眼妖氛缠。

盐徒走卒皆起事,平原白骨生烽烟。

皇觉寺僧出淮右,五载群雄同授首。

将军若使从中原,中山开平安足论。

宁为鸡口勿牛后,丈夫固当自不朽。

不然亦作元遗臣,岂能俯首事他人。

汤公诛死廖公反,将军若降亦不免。

扣舷我为将军歌,江声浩浩悲风多。

青山绿水仍无恙,教陵松柏今如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