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采石的李翰林墓景致,充满了哀婉与深沉的情感。首句“苍苍松柏绕层岑”以苍翠的松柏环绕着高耸的山峰起笔,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了墓地的静谧与神圣。接着,“谢朓青山葬翰林”一句,巧妙地将李翰林与南朝诗人谢朓相提并论,不仅赞美了李翰林的文学成就,也暗示了他如同谢朓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天子呼来犹得谤,世人欲杀亦知音”两句,通过对比天子的召见和世人的欲加害,展现了李翰林虽遭贬谪却仍能获得某些理解与尊重的复杂境遇,同时也揭示了文人命运的多舛与世态炎凉。
“烟迷墓杳渔樵路,月照楼空江海心”描绘了一幅夜晚墓地被烟雾笼罩、渔夫樵夫的小径隐匿其中,而月光洒在空荡荡的楼台,映照着广阔无垠的江海之心的画面。这种景象既凄美又孤寂,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最后,“鹦鹉鸬鹚杯杓好,死生有约酒星沉”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墓地的环境与墓主人的形象巧妙融合。鹦鹉与鸬鹚象征着墓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杯杓好”则暗指墓主人生前的雅趣与才情。这句诗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死亡与生命之间约定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之余,又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