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游洞宫山坐间复雨

神仙台观翳岚霏,金鼎丹成草木辉。

潭静毒龙依石卧,山寒孤鹤伴云飞。

半帘暝色松杉静,一箸春香笋蕨肥。

俗事累人催白发,来游此地澹忘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洞宫山雨后初晴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首句“神仙台观翳岚霏”以“神仙台观”开篇,暗示了此处可能为传说中的仙境,而“翳岚霏”则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金鼎丹成草木辉”一句,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微观的细节,金鼎象征着炼丹术,丹成则意味着转化与升华,草木因之而焕发新生的光彩,既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

“潭静毒龙依石卧,山寒孤鹤伴云飞”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山中静谧与动态的和谐共存。潭水的平静与毒龙的沉睡形成静态美,而孤鹤在云间自由飞翔则构成动态美,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半帘暝色松杉静,一箸春香笋蕨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春天的生机。半帘暝色暗示夜幕降临,松杉静默,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状态之中。而春日里竹笋和蕨菜的肥美,则是大自然生命力的直接体现,预示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最后,“俗事累人催白发,来游此地澹忘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压力之后,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来到这山清水秀之地,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以至于忘记了归途,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洞宫山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7)

樊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行

王事匆匆每计程,疏钟未动促前征。

霜摧豆叶蛩声切,露滴松根鹤梦惊。

极目关河悲远道,侧身天地叹浮生。

微官不似归耕好,却向何人说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虞逆旅见旧题感怀

十年为客任东西,又御篮舆过竹溪。

雨歇野田双鹭下,月残村店一鸡啼。

解囊沽酒酬新债,即景成诗续旧题。

记得西堂寻短梦,池塘春草绿初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初夏幽居

茅庐低小种桑围,妻喜蚕收欲上机。

雀乳空檐花点点,莺啼深巷柳依依。

交情自笑缘贫减,生计谁怜向老微。

细雨池塘新水滑,芰荷初发未堪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雨中示子

东邻离别恨依依,我欲甘贫静掩扉。

风送泉声清绕枕,云蒸岚翠冷侵衣。

一春吟对庭花好,几日饥餐野蕨肥。

却笑虚名成底事,不如倦鸟亦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