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二)

君行杳何许,万里蜀云西。

野色春期近,林烟晓意迷。

天藏巴峡小,星逼剑关低。

莫使乡愁乱,咬咬信子规。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你远行去了哪里,只留下蜀地西边万里云烟。
春天野外景色渐近,清晨林间雾气让人迷茫。
天空仿佛隐藏了巴峡的狭小,星星逼近剑门关的低矮。
别让思乡之情扰乱心绪,只听见子规鸟的叫声声声催归。

注释

君行:你的行程。
杳:无影无踪。
何许:何处。
蜀云西:蜀地西部的云彩。
野色:野外的景色。
春期近:春天即将来临。
林烟:早晨的林间雾气。
晓意迷:早晨的意境令人迷茫。
天藏:天空掩藏。
巴峡小:巴峡的狭窄。
星逼:星星逼近。
剑关低:剑门关显得低矮。
乡愁:思乡之情。
乱:扰乱。
信子规:子规鸟的叫声,古人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

"君行杳何许,万里蜀云西。"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即将踏上的一条遥远而又迷雾般的旅途,蜀云指的是古代四川地区的云气,给人一种神秘而难以企及的感觉。

"野色春期近,林烟晓意迷。"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朦胧感受。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大自然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变得鲜明而生动,而林间的烟雾又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情调。

"天藏巴峡小,星逼剑关低。"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对壮丽山川景色的赞美与自豪之情。巴峡和剑关都是著名的险要之地,而这里则用“天藏”和“星逼”来形容其雄伟与神秘。

"莫使乡愁乱,咬咬信子规。"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嘱,希望他不要让思乡之情变得杂乱无章,而应当坚守内心的节制和规则,用“咬咬”来形容那份坚定而不移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与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伊阙王大夫歌

于嗟古之道邈既远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异端竞进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难知。

君独耻从众人之后兮,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拨去虹蜺汛扫氛浊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授邑于雒之南兮,始者既学今得而施。

归风俗于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

消奸化桀折牙杜蘖兮,寂不知其所之。

何者为令之德兮,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于太古之时。

予愿解冠弃佩兮,受一廛于伊之野。

蓑身笠首兮,同邑民以熙熙。

形式: 古风

送邵兴宗之丹阳

赤日裂石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扁舟乘长风,倏忽遍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

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形式: 古风

送刘仲通知泾州

四载一相逢,相逢遽为别。

侪辈日萧条,与君俱白发。

卮酒不暇执,旧游那复说。

忽忽无他言,暑行戒饥渴。

形式: 古风

送守哲归庐山

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

烜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慷慨贤豪士,波溢千金富。

蔬饭苟有馀,秋毫未尝受。

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居然尚愁寂,终厌尘土臭。

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

振衣寻昔游,烟霞宛如旧。

络木藤蔓长,攫石松根瘦。

瀑泉响夜壑,乳管添春窦。

茅茨荫方丈,宴坐度清昼。

几席雨奇花,阶除驯猛兽。

方知物外乐,回视人寰陋。

慎勿露声光,愚迷将辐凑。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