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

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

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城南的李树喜欢交际,随意坐着高歌,无法自控。
尊敬的主人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我感到无忧无虑。
喝醉后呼唤美妙舞蹈,彻夜欢聚,闲时写下清雅诗歌告别秋天。
潇洒的郡守实在不平凡,酒席上能否容我随意捋须交谈?

注释

城南:指城南地区。
短李:形容李树矮小或枝叶茂盛。
好交游:善于交际。
箕踞:伸开两腿坐,像簸箕一样。
狂歌:放声歌唱。
尊主:尊敬的主人。
庇民:保护和养育人民。
君有道:统治者治理得当。
无忧:没有忧虑。
妙舞:优美的舞蹈。
留连夜:彻夜停留。
清诗:清新的诗歌。
断送秋:告别秋天。
潇洒使君:潇洒的郡守大人。
殊不俗:非常与众不同。
樽前:酒杯前。
揽须:捋须,表示亲近或豪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全诗语言自然流畅,充满了对自由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热爱交游但又受限于现实环境的情形。"短李"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个人,而"箕踞"则表现了诗人想要放纵歌唱却不得其所的苦恼。

"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君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即使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饮酒、观赏舞蹈时的愉悦情怀,以及在闲暇时光里创作诗歌、感受季节变换的情景。

"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 最后两句则是在询问一位潇洒的使君是否愿意接受自己这般不凡的交往。这里的"樽前"指的是饮酒之地,而"揽须"则是一种亲昵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这位使君建立深厚情谊的愿望。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追求自由和个性张扬,同时又不忘社会责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的文学界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三)

老弟东来殊寂寞,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待与江南子布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四)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后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鹓鸾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五)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关却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欲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南看浴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颜复兼寄王巩

彭城官居冷如水,谁从我游颜氏子。

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

胡为一朝舍我去,轻衫触热行千里。

问君无乃求之与,答我不然聊尔耳。

京师万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几。

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

清诗草圣俱入妙,别后寄我书连纸。

苦恨相思不相见,约我重阳嗅霜蕊。

君归可唤与俱来,未应指目妨进拟。

太一老仙闲不出,踵门问道今时矣。

因行过我路几何,愿君推挽加鞭箠。

吾侪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从今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