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四)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后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鹓鸾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你虽然暂时停留陪我,离别后我已感到无比凄凉。
即使见不到你,感觉上也像隔了千里之遥,即使回归,恐怕也要像十年漂泊一样漫长。
遗憾的是我没有扬子江边的豪宅,懒得去元龙那样的高楼居住。
听说朝廷中人才济济,但我想像沙鸥那样自由不受拘束,恐怕不会被他们网罗。

注释

君:你。
虽:虽然。
为:为了。
我:我。
此:这。
迟留:暂时停留。
别后:离别之后。
凄凉:凄清、悲凉。
已:已经。
忧:忧虑。
不见:看不见你。
便:就。
同:等同于。
千里:千里之遥。
远:遥远。
退归:回归。
终:终究。
作:当作。
十年游:十年的漂泊。
恨:遗憾。
无:没有。
扬子一区宅:扬子江边的豪宅。
懒卧:懒得躺下休息。
元龙百尺楼:元龙那样的高楼(指刘备的荆州牧府,借指高位)。
闻道:听说。
鹓鸾:古代传说中的两种吉祥鸟,比喻贤能人士。
满:充满。
台阁:朝廷官署。
网罗:搜罗、笼络。
应:应该。
不到:不包括。
沙鸥:水鸟,象征自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情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对久别重逢的无奈。开篇“君虽为我此迟留”,表现出朋友为了自己而暂时停留,但即便如此,“别后凄凉我已忧”也透露出了内心的不安与担忧。这份离愁,不仅是因为物理上的远离,更像是在情感上已经感觉到千里之遥。

“退归终作十年游”,这句话则充满了无奈与宿命,仿佛未来十年的流浪都已被预定,无法逃脱。接着,“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表达出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不易实现。这里的“扬子”和“元龙”,都是古代著名的住宅,比喻理想中美好安逸的居所。

最后两句,“闻道鹓鸾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则是在比喻无法触及心中的愿望。这里的“鹓鸾”指的是仙界的神鸟,而“网罗”则是捕捉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内心渴望却又难以企及的痛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凄凉情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哲思。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五)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关却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欲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南看浴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颜复兼寄王巩

彭城官居冷如水,谁从我游颜氏子。

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

胡为一朝舍我去,轻衫触热行千里。

问君无乃求之与,答我不然聊尔耳。

京师万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几。

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

清诗草圣俱入妙,别后寄我书连纸。

苦恨相思不相见,约我重阳嗅霜蕊。

君归可唤与俱来,未应指目妨进拟。

太一老仙闲不出,踵门问道今时矣。

因行过我路几何,愿君推挽加鞭箠。

吾侪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从今始。

形式: 古风

蝎虎

黄鸡啄蠍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

闇中缴尾伺飞虫,巧捷功夫在腰膂。

跂跂脉脉善缘壁,陋质从来谁比数。

今年岁旱号蜥蜴,狂走儿童闹歌舞。

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

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岁旱当求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