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稚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语。

往时文采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于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壑,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用古人杜甫的诗句和意境进行创作的诗,既有对前人的敬仰之情,也有自己对于生活、诗歌以及生命态度的独到感悟。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开篇即以杜甫的豪放之气入诗,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和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豪放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冲动。

"稚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这里的“稚子敲针”、“老夫乘兴”,则是对不同年龄段人生态度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不羁的追求。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语。往时文采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这几句通过对诗歌创作的反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艺术成就的自信,以及内心深处的激荡情感。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这里的“一夜水高”、“濯足洞庭”,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神仙境界的向往。

"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脱身事幽讨。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儒术于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这几句直接点出对古人杜甫和李白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学问和艺术追求的自信。

"焉知饿死填沟壑,如何不饮令心哀。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结尾部分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成就与价值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艺术永恒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诗句的借鉴和自己的生活感悟,将诗人的豪放情怀、艺术自信以及对生命哲理的追问融为一体,是一首集豪放与深沉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给事葛楚辅侍郎余处恭二詹事招储禁同寮沈虞卿秘监谕德尤延之右司侍讲何自然少监罗春伯大著二宫教及予泛舟西湖步登孤山五言

晓雨捣珠屑,吹作空中尘。

拂水无落晕,映峦有遮痕。

承华两端尹,嘉招出城闉。

一尊浇云师,借风开昼昏。

诸鬟忽脱帽,孤镜亦捲裀。

西湖翳复皎,南山洗如新。

舍舟步柳堤,曳杖啄松门。

乃是小上林,亦有虎守阍。

桂落剩金粟,蓉妆浓绣屏。

高堂竹梢上,幽榭荷叶滨。

群仙此小憩,呼酒领一欣。

秋花隔水笑,笑我堕纱巾。

更酬不知筹,互嘲还作春。

行乐戒多取,况复仄羲轮。

归鬉兀颓玉,那知醉与醒。

形式: 古风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

东斋归自浣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

随身万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

径从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脱鳞乾见骨,厥孙碧丝作须发。

石间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论,叶间犹带汉唐春。

岁久亦无苔藓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垒云。

却收松柏半天里,几上捲来一张纸。

形式: 古风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

秋气集南涧,清风来故人。

遗我一端绮,桃李不成春。

大句斡元造,高词媲皇坟。

百衲收寸锦,一字买堪贫。

苦恨邻里间,良觌渺无因。

今日是何朝,始闻扣柴荆。

黄菊有佳色,寒水各依痕。

且共欢此饮,重与细论文。

何以报佳惠,山中有白云。

形式: 古风

胡英彦得欧阳公二帖盖训其子仲纯叔弼之语其一公自书之其一东坡书之英彦刻石以遗朋友吾叔父春卿得一本有诗谢英彦和焉万里用其韵以简英彦

圣处眇安在,谈者一何易。

注瓦矜细巧,岑鼎丧良贵。

群儿有新舌,六学无故意。

向来孟韩息,不有欧苏继。

庸知后死者,未渠乡愿弃。

同时鸱鸦噪,并起爪觜利。

两公察膏肓,与世作姜桂。

挟山初作难,破竹忽乘势。

双明日配月,再立仁与义。

我有香一瓣,恨不生并世。

厥今圣域里,澹叟真守器。

怪来兰玉秀,渠以清白遗。

当家有学林,满腹惟典记。

人间市井言,眼底寇雠视。

独于两公帖,费此半生喜。

麝煤叩山骨,卧听丁丁美。

令我竹林老,亦复拜嘉惠。

敢云赓绝唱,颇欲与兹事。

朝来窗几爽,尽室问何瑞。

宝帖更新诗,小子汝其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