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探访云栖寺的宁静与美好。首句“雨中偏合访云栖”点明了访寺的时间和地点,雨天的湿润与云栖寺的静谧相得益彰。接着“曲径通幽步不泥”一句,通过曲折的小路和不沾泥泞的行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步入幽境的氛围。
“截竹引泉到香积”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竹子被用来引水至寺庙的厨房,既实用又美观。“动云移石作丹梯”则以动态的云和移动的石头,巧妙地描绘了通往高处的路径,富有诗意地表达了攀登的艰难与壮丽。
“野鼯得意松间掷,山鸟无心花下啼”两句,通过动物的自由自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最后,“小坐烟丝泮青嶂,一天霁景又堪题”总结了诗人在此静坐片刻,感受着烟雾散去后的清新景色,心中充满了创作的灵感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访寺体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