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读书

高风发远籁,转响为清商。

隆曦减炎威,未晚先自凉。

庭前碧桐树,昨日闻早霜。

朝来逐叶上,已晕一拂黄。

壮岁觉时节,㸌若翻电光。

自顾勿嗟惋,徒然搅中肠。

官居幸少事,署案日几行。

公退清且闲,垂帘坐虚堂。

解带辄傲兀,左右罗缣缃。

所务唯讨论,一灯从夜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高风带来远处的声音,转换成清脆的乐章。
明亮的阳光减弱了炎热,还未到傍晚就已感到清凉。
庭院前的绿桐树,昨天已听见早霜的降临。
早晨,霜花附着在每片叶子上,泛出淡淡的黄色。
年轻时感受到季节变换,就像闪电般迅速。
反省自己不必叹息,徒然让内心纠结。
官职上幸好事务不多,每天处理的文件仅几行。
公务之余,我清闲自在,放下帘子坐在空旷的大厅。
解开衣带,我心神舒畅,身边摆放着各种丝织品。
我专注于探讨学问,一盏灯陪伴我度过漫长的夜晚。

注释

籁:自然界的声音。
隆曦:明亮的阳光。
炎威:炎热的威力。
碧桐树:绿色的梧桐树。
早霜:秋季早晨的霜冻。
朝来:早晨。
壮岁:年轻的时候。
嗟惋:叹息、遗憾。
署案:办公桌上的文件。
公退:公务完毕。
虚堂:空荡的大厅。
傲兀:心神舒畅,超脱。
罗缣缃:各种丝织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读书的静谧图景,诗人以高远的风和清脆的商乐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诗中“庭前碧桐树,昨日闻早霜”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凉意已经悄然降临,而“朝来逐叶上,已晕一拂黄”则表明了落叶纷飞、秋色渐浓的景象。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体会到了时光易逝和年华更替的感慨,但他并未沉迷于这种情绪之中,而是选择了自我安慰,“壮岁觉时节,㸌若翻电光”表明了诗人对于青春和时间的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官居幸少事,署案日几行”显示了诗人在公务之余,还能保持一定的书写与思考。

最后两句“解带辄傲兀,左右罗缣缃。所务唯讨论,一灯从夜长”,则描绘出诗人晚上独处时光,除了研究和探讨之外,再无其他俗世纷扰。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也反映了他超脱尘嚣、专注内心世界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传递出了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意境。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新晴后溪树阴洒然览景成韵

雨后溪水急,晴光郁如浮。

高林放繁阴,黮黮幢盖稠。

麦熟桑椹好,撩乱黄栗留。

咿咿动新蜩,呴呴啼乳鸠。

晚策贪静境,缓带成独游。

照影俯回渊,濯足临漫流。

愿言怀世虑,逐此萧洒休。

定知今夕梦,不作尘土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新晴望北山

西风吹北山,晚日晒新雨。

岚光发岩岫,草木纷可数。

翠壁倚万丈,白云横一缕。

待访餐霞人,斯游欲谁与。

形式: 古风

新霜

新霜著庭树,叶下如猛剉。

萧然物容改,有若惧凌挫。

砌下丹橘落,墙边紫榴破。

精光竹劲健,沮丧柳怯懦。

览景惜向暮,感时惊忽过。

胜事实可乐,闲愁本堪唾。

何当共佳客,对此酌香糯。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槐庄渡口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欲上高原便回首,可怜风物似吾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