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园茗座迟瘿公不至

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

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

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

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这满是苍老的栝柏杉松的土地上,我们得以和游人一起享受傍晚的清凉。
尽管已是六月接近秋天,但暑气仍然逼人,众人喧闹中,一杯清茶能舒缓心情。
傍晚时分,如果有时间来访,整个国家的辛勤劳动还未结束。
来到这里,不禁感叹于自然的壮丽,但对于士大夫来说,名誉节操却显得平常无奇。

注释

苍然:形容树木古老、沧桑的样子。
栝柏杉松:四种常见的常绿乔木。
病暑:酷暑难耐,如同患病。
众嚣:人群的喧闹声。
荈:指茶,古代对茶的称呼。
劬劳:勤劳,辛苦。
未央:未尽,未完。
林木叹:对大自然的赞叹。
士夫:古代指读书人或官员。
名节:名誉和节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这里通过对树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和谐的氛围,"苍然"一词形容树木郁郁葱葱,"栝柏杉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树种的细致观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敬意。"得与游人坐夕凉"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游人一起享受着清凉的傍晚时光。

接着,“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这里写出了夏末初秋之际,天气依旧炎热,人们都感到身体不适。"六月将秋"指的是农历六月,正值夏季的尾声,但温度依然高企。"病暑"即中暑,形容人们在酷热中的不适感。而"众嚣宜荈一浇肠"则是说人们因为天气炎热,需要找些方法来解渴消暑,比如饮用清凉的汤药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再看“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诗人在傍晚时分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栖息休憩,这里"晚来"指的是黄昏时候,而"栖息"则是指寻找一处可以休息的所在。"能相过"表明诗人与他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共鸣和理解。而后半句"举国劬劳自未央"则表达了一个更为深远的视角,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工作着,没有停止的迹象。

最后,“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不禁发出感慨,对于那些追求名节和道德的士大夫来说,他们总是寻找着不为人知、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方式。"到此"指的是诗人来到了这个地方,而"林木叹"则是一种景象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他对那些坚守道德和节操的人表示赞赏,这些人在喧嚣尘世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过着不为外界干扰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道德坚守的向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霖寄贞壮

北地秋霖不待雩,连朝浃夜势无馀。

没蹄草淖深逾尺,当院槐阴落数株。

坐托众多如雨叹,窃闻星有好风殊。

眼前此意谁能会,远为裁诗寄大诸。

形式: 七言律诗

雨中过天如不值遂造瘿公寓斋

昨夜风不雨,晨来雨乃甚。

将寒辄复燠,风以示之朕。

候变固有时,事先略已审。

所嗟今朝游,涂淖御亦荏。

湿车犯雨出,欲就唐子饮。

相失未宿谋,造门已踔踸。

幡然过敷庵,日午尚拥枕。

瘿公晏耽书,一妪忽敷衽。

其形若病鸠,计欲得桑葚。

清谭遽见辍,吾惑不素稔。

既思天下士,败意遂寒噤。

即如今日雨,足令游事寝。

归来掩楼扉,一尊胾焰腍。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晨过社园将夕乃归

国事身谋两不言,朝暾来此对风轩。

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

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

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园丁得二小花以献坐中属梅津龟翁赋之且以寄处静索词仍有白战寸铁之禁自非不吃烟火谁解作此架空生活处静词先至梅津诗继之皆清绝可味辄用梅津韵奉呈诸丈殆类痴人强绝粒未免又吃浆也一笑

岁功巧结束,物与七反丹。

应嫌青女妒,摇落空人寰。

耀钗云髻里,点粉黛眉间。

香色亦几何,小有即大还。

艳阳费浮花,微阳惜真韵。

月窟占奇芬,天根关大分。

冰雪又催年,自此接新运。

泰华与秋毫,巨细非定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