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六首(其三)

不识南溪路,借问道傍子。

荅言从此去,桃花隔春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人在郊外迷路时的场景,通过与路旁孩童的对话,找到了前往南溪的路径。诗中充满了自然的意象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句“不识南溪路”,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行人的困惑与迷茫,他不知道如何到达心中的目的地——南溪。这种情境设置,立即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寻找未知之境的旅程中。

接着,“借问道傍子”一句,展现了人物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他没有选择放弃或等待,而是积极寻求帮助,向身边的孩童询问道路。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勇气,也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之道。

“荅言从此去,桃花隔春水。”是对对话结果的描述。孩童的回答简洁而富有诗意,既解决了行人的疑惑,又巧妙地引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桃花盛开,春水潺潺,这样的画面不仅美不胜收,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自然中寻找方向、获得启示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寻路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觉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郊行六首(其四)

昔闻南溪名,今识南溪路。

去城不十里,今我来何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郊行六首(其五)

溪上有双桥,一一龙鳞石。

白发倚春风,愧尔樵人色。

形式: 五言绝句

郊行六首(其六)

高柳与新松,郁郁满前渡。

故园春不见,见此故园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赠人之河汾

鸟道下层云,龙门倚积石。

太平上书者,曾是布衣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