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如今我已经七十岁了,更何况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活到七十。
你们年轻人不必等我,我要去泰华山和衡山嵩山游玩。

注释

行年:年龄。
已:已经。
是:为。
七十:七十岁。
况:何况。
世:世间。
非皆:并非都。
翁:老人。
柏儿:年轻人。
安:何必。
女:你们(泛指年轻人)。
莫:不要。
迟:等待。
我:我。
入:进入。
泰华:泰华山。
游:游览。
衡嵩:衡山和嵩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行年今已是七十,况世非皆七十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自述己经七旬高龄,但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一样活到了这个年龄。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平均寿命较短的事实,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长度和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柏儿安女莫迟我,我入泰华游衡嵩。”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向往。诗人呼唤自己的孩子(柏儿、安女)不要迟疑,而他自己则准备进入泰华山,去游历衡山和嵩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逃离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独特感受。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越中所居

闲居寡人事,栖迟倦所务。

雅志归去来,青山越中住。

爻辞玩往圣,门荫资先祖。

虽云隐遁情,尚眷诸亲故。

岁时酒一尊,聊乐我东土。

采莲樵风径,看竹兰亭路。

心亨体攸适,干禄靡希遇。

百年傥有程,庶近严光墓。

形式: 古风

旧岁

旧岁无多日,三衢有几程。

雪檐疏滴滴,泉溜响泠泠。

奔走经年债,襟怀一味清。

纪行吟放稳,归咏遣儿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正月五日谒放翁留饮欢甚

若人大槐中,不作蝼蚁梦。

春风鬓须绿,文字凌屈宋。

昨朝我访之,杯酒颇自奉。

鱼虾杂淮海,狼藉蔬果众。

妍谭到嘲谑,嘉我一笑共。

末言神仙事,于世本无用。

但可于世人,矫首飞鸿送。

故公所言者,大抵静观动。

胡能更八十,异日亦高冢。

绝怜稽山下,不逐梅笋贡。

堂前谩名龟,堂下或歌凤。

寿公晚唐衣,聊为吾道重。

形式: 古风

玉斗

玉斗撞来事已殊,岂知天命有乘除。

秦人自爱三章法,枉却先生胆气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