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六日四老会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茱萸迎接佳节,菊花点缀宴席。
明亮的烛光点亮漫长夜晚,清冷的霜降还未使天气转寒。
悲凉的风声在笛声中呜咽,急促的雨声伴着繁复的乐章。
姑且追随邹阳、枚乘的文人足迹,不敢奢望与园绮这样的才子比肩。

注释

萸房:茱萸的果实,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令节: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华烛:装饰华丽的蜡烛,形容灯火辉煌。
邹枚客:指古代辞赋家邹阳和枚乘,这里借指文人墨客。
园绮贤:园绮,汉代文学家,此处用来形容才情卓越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的宴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与向往。

“萸房迎令节”一句,以萸草为屋,迎接佳节,表明季节之美好。"菊蕊入芳筵"则是用菊花装饰席子,增添宴集的雅致。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时分外光线渐长,而秋夜的凉意尚未到来,这种温馨的氛围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背景去思考和交流。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两句,通过风声和雨声,表现了一种急促而又短暂的情感转换,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可能与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有关,也或许反映了诗人的某些情绪。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两句,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的贤者一样,与朋友共同享受这份美好,通过交流和学习来提升自己。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秋夜宴集的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学问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提升的渴望。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开叔

寒梅犯雪荣,大隐久专名。

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

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

响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

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又和来韵

年老逢春无用惊,对花弄笔眼犹明。

不嫌贫舍旧来燕,唤起醉眠何处莺。

一仆相随幅巾出,群童聚看小车行。

人间万事都损去,莫遣胸中气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留题定襄驿

按节羊肠阪,褰帷并塞州。

仁风熙爱日,清德凛高秋。

甘泽随征盖,华星近戍楼。

佗年叱驭事,直笔寄歆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