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馆焉能强挽留。
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和佛理的思考。开篇"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馆焉能强挽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太乙西行的理解与无奈,"太乙"在这里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者代指,而"筑馆"则象征着对美好时光或情感的留恋,但这种留恋是徒劳的。接下来的"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超然态度和佛理的悟性。这里的"此老"指代太乙或其他修行之人,他们一生中对待他人的宽厚与放下;"佛来我去"则是说佛陀来了又去了,而我也来去自如,表达了对于世事变迁的看破和超脱。最后"尚何求",意味着在这样的认知下,对于尘世间的追求已经不再有所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佛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观。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一夜缁郎刬醮坛,三清四圣化泥团。
也曾输与林灵素,顶上曾缨德士冠。
苏公堤畔水如天,又见侵疆筑葑田。
遥望横斜似棋局,飞乌翘鹭自争先。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相逢剑客曳长巾,曾道西湖看尽人。
石屋雨来春树暗,人琴两已作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