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其一)新荔枝

正火山槐夏,黛叶缃枝,荔子新摘。

千里驰驱,荐仙源佳席。

浪比龙睛,未输崖蜜,灿烂然红摘。

满贮雕盘,纤纤素手,丹苞新擘。

梨栗粗疏,带酸橘柚,凡品多般,总羞标格。

何似浓香,洗烦襟仙液。

为爱真妃,再三珍重,价倾城倾国。

玉骨冰肌,风流酝藉,直宜消得。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炎炎夏日,山火映照着槐树,绿叶黄蕊,新鲜荔枝刚刚采摘。
长途跋涉千里,只为品尝仙源美宴的佳肴。
荔枝色泽如龙睛般鲜艳,甜度不输崖蜜,光彩夺目。
装满精美的盘子,纤细的手指轻轻剥开鲜红的荔枝。
梨和栗子虽粗犷,带着酸味的柑橘,都是普通品种,与荔枝相比显得逊色。
哪比得上荔枝的浓郁香气,能洗涤心灵,仿佛仙人的甘露。
只因真爱这荔枝,才如此珍视,它的价值堪比城池和国家。
荔枝晶莹剔透,冰肌玉骨,风韵迷人,足以消解一切疲劳。

注释

仙源:指仙境或名胜之地。
龙睛:形容荔枝色泽鲜艳。
崖蜜:比喻荔枝的甜美。
雕盘:精致的盘子。
素手:洁白的手指。
丹苞:红色的果皮。
梨栗:泛指秋季水果。
标格:品质、风格。
烦襟:心情烦躁。
真妃:比喻荔枝的珍贵。
消得:足以消受。

鉴赏

这首宋词《醉蓬莱·其一》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夏季时节采摘新鲜荔枝的场景。词中以“火山槐夏”起笔,烘托出热烈而生机盎然的夏日气氛,接着通过“黛叶缃枝”和“荔子新摘”展现了荔枝的色泽与新鲜度。词人运用比喻,将荔枝比作龙睛和崖蜜,形容其鲜艳欲滴的红色和甘美的味道。

“千里驰驱”四句,表达了对荔枝产地的赞美和运输过程中的珍视,暗示了荔枝的珍贵。接下来,“满贮雕盘”至“丹苞新擘”细致描绘了品尝荔枝的场景,赞美其精致的包装和鲜嫩的果肉。

词人进一步指出,虽然还有其他如梨栗、酸橘柚等水果,但都无法与荔枝的高雅品质相比,后者犹如“浓香仙液”,能洗涤人心,令人忘却烦恼。词人甚至称其价值堪比“倾城倾国”,表达了对荔枝的极度喜爱和推崇。

最后,“玉骨冰肌”赞美荔枝的清脆爽口,而“风流酝藉”则形容其风味独特,让人沉醉其中。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对其品质的赞赏。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醉蓬莱(其二)端午

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

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

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

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

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

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

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

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馀可意。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醉蓬莱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

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

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

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

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

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

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鹧鸪天

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

飘飘何处凌波女,故故相迎马上郎。

寻谱谍,发诗囊。绝胜梅萼嫁冰霜。

故山寒食依然在,句引东坡旅兴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霜夜

门外寒江泊小船。月明留客小窗前。

夜香烧尽更声远,斗帐低垂暖意生。

醺著酒,炙些灯。伴他针线懒成眠。

情知今夜鸳鸯梦,不似孤篷宿雁边。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