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五)

秋风秋雨颇相宜,万水千山木叶飞。

堪笑灵云回首处,何须花发始忘机。

秋风萧索,秋山叶落。秋雨霖漓,秋天寥廓。

祖师心印全彰,灵云鼻孔穿却。

分明一道恩光,旷劫无形寂寞。

五湖衲子急归来,休向途中乱穿凿。

莫穿凿,体用从来非自他,作者不求无病药。

形式: 偈颂

翻译

秋风秋雨十分适宜,山水之间落叶纷飞。
灵云大师回首往事,何必等到白头才忘却机心。
秋风吹过,山林萧瑟,秋雨连绵,天地间空旷寂静。
祖师的心法完全显现,灵云禅师已悟透生死。
清晰可见的恩典之光,超越久远的孤独寂寥。
五湖的僧人快些归来,不要在路上过分追求深奥的道理。
不必深究,体和用本就不是对立的,作者并不寻求无病之药。

注释

秋风:凉爽的秋风。
相宜:适宜。
灵云:禅宗高僧。
回首:回顾。
花发:白发。
忘机:忘却世俗之心。
祖师:佛教前辈。
心印:心法传承。
旷劫:久远的时间。
寂寞:孤独寂静。
衲子:僧人。
急归来:赶快回来。
穿凿:过度探究。
体用:体和用。
作者:佛法的创造者。
无病药:无病无痛的解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风秋雨交织,使得万水千山间树叶纷飞,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以灵云为典故,笑其回首往事,暗示修行者无需等到岁月催人老去才领悟忘却机心的重要性。灵云的故事在这里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顿悟和解脱。

"秋风萧索"与"秋山叶落"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寓言人生的无常。"灵云鼻孔穿却"则借禅宗故事,表达禅修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地。"五湖衲子急归来",呼唤修行者回归内心,不必在世俗的追寻中迷失自我。

最后,诗人强调体用合一,修行并非追求外在的无病长生,而是内在的觉悟和解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修行者的劝诫。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四)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严霜晓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誇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三)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刹那。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钵华开。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彷佛,少室依稀。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二)

著眼看,休比拟。

几回抛向众人前,八臂那吒提不起。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

释主拈花,强生枝节。头陀微笑,眼里添尘。

目击道存,翻成途辙。隔江招扇,早涉崎岖。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