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尉佗墓地的追思与感慨。首句“高冢累累列道傍”以堆积如山的坟墓形象开篇,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尉佗南向越称王”点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与事迹,他南下统一越地,自立为王,展现了其非凡的功业。
“功成七郡归西汉”一句,叙述了尉佗最终归顺西汉,将所统之地纳入汉朝版图的历史事实,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地位。而“事去千年留故乡”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历史人物虽已远去,但其功绩与影响仍留在人们心中。
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观与田园生活,“古树风烟巢鹳鹤,夕阳坡垄下牛羊”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鹳鹤在古树间筑巢,牛羊在夕阳下的田埂上悠闲吃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最后,“牧儿刍竖閒来往,一曲哀歌感孟尝”通过牧童的活动与哀歌,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尉佗墓地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