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王滹南先生祠

中原文献尽南车,独障颓波力有馀。

金马已消天下望,碧山空带昔人居。

心平陈寔能循物,头白扬雄尚著书。

千古来寻高士躅,为公斜日几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石宝对王滹南先生祠的拜谒之作,通过对王滹南先生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首联“中原文献尽南车,独障颓波力有馀”,以“南车”比喻王滹南先生在中原文化衰微之际,独自支撑起文化的重担,力挽狂澜,显示出其非凡的担当与能力。

颔联“金马已消天下望,碧山空带昔人居”,通过“金马”这一典故,暗示王滹南先生曾是天下瞩目的文化巨擘,但如今已成往昔,只有碧山依旧,象征着他对文化的贡献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

颈联“心平陈寔能循物,头白扬雄尚著书”,将王滹南先生与古代两位著名学者陈寔和扬雄相提并论,赞扬他心地平和,能够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即使年华老去,仍坚持著书立说,体现了其终身不渝的学术追求。

尾联“千古来寻高士躅,为公斜日几踌躇”,表达了后人对王滹南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在追寻其足迹时的感慨与思考,强调了其精神影响的深远与持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王滹南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也寄托了对先贤精神的崇敬与传承之愿。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贞节四咏(其一)送终

遗言盈耳血盈颐,万里漂沦欲问谁。

莒国恸声无地著,柏舟心事有天知。

掩形不借偏衾足,抱子犹怜一死迟。

遂使韶江芦荻岸,至今风雨泣孤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贞节四咏(其二)归柩

鹤驭鸾骖势已分,天南地北几劬勤。

寸心出泪多成血,万死存孤欲露筋。

有石未填东海水,无风可扫瘴乡云。

片帆飘泊鱼龙窟,神鬼前呵世岂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贞节四咏(其三)教子

冰霜啮尽齿将枯,不藉程婴为保孤。

万里独归双白璧,半生惟听几慈乌。

床头手泽书犹在,梦里风涛气未苏。

见说亲教范滂传,有时扶杖更喑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贞节四咏(其四)旌门

百年贞节被新旌,海若山灵恨始平。

国士共高滂母义,路人犹指孟姜城。

已无泪可斑湘竹,惟有心堪付史评。

千古神游九泉下,照人肝胆正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