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曲崦藏云树老藤,碧山秧稻一层层。
回寻二十年前梦,犹是当时识面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与时间流转中的个人回忆。开篇"曲崦藏云树老藤,碧山秧稻一层层",通过对山势和植被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隐逸于自然之中的寺庙环境。这里的“曲崦”指的是弯曲的山峰,“老藤”则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古藤,它们共同构筑了一片与世隔绝的宁静空间。
而"碧山秧稻一层层",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秧稻即未成熟的稻谷,这里用“碧”字形容其颜色,不仅增添了一份生机,也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生命力。
紧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内心世界,"回寻二十年前梦,犹是当时识面僧"。这里的“回寻”表达了对过去记忆的追溯和反思,而“二十年前梦”则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深远。
最后,“犹是当时识面僧”,诗人提及了与一位僧人的旧识。这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也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的连续性。即便世事变迁,个人的内心世界仍然保持着一份坚守和恒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记忆的艺术加工,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寻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不详
溪边竹瘦暮云昏,爱客头陀未掩门。
问我年来何所事,袖边朱墨几多痕。
俗意未能免,高情谁与论。
惟怜今夜月,依旧照衡门。
桂华已出海边山,雨叶翻光作夜寒。
陶令骨清无鼻息,苦吟休倦倚阑干。
万里层阴宿雾消,冰轮初上镜天遥。
此时仙汉栏干曲,竹影梅风笑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