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广州冯使君二首(其二)

南北犹悭相见缘,仁声先自异方传。

棠阴未剪灵山下,骥足曾开禹穴前。

莘野有勋仍相陟,韦侯世守亦承贤。

今时盛事宁殊古,白首宁忘野史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贺广州冯使君二首(其二)》中的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冯使君的赞誉与祝贺。

首句“南北犹悭相见缘”,以南北两地相隔,难以相聚,暗喻冯使君虽身处一方,但其仁德之声已传遍四方,形象地展现了冯使君的影响力之广。

接着,“仁声先自异方传”进一步强调冯使君的名声早已超越地域界限,深入人心。接下来的“棠阴未剪灵山下,骥足曾开禹穴前”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棠阴指的是周公的棠树荫蔽之地,常用来比喻贤者的居所;禹穴则是大禹治水后休息的地方,这里借指冯使君的功绩如同大禹一样,影响深远。这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冯使君的卓越成就。

“莘野有勋仍相陟”中的“莘野”是指商汤王的田地,此处借指冯使君的功勋如同商汤王一般,值得尊敬。“韦侯世守亦承贤”则赞扬了冯使君家族世代传承的美德与贤能。

最后,“今时盛事宁殊古,白首宁忘野史编”表达了对冯使君及其家族在当今时代依然能够保持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会铭记他们的事迹。整首诗通过对冯使君及其家族的赞誉,展现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与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口占送向恬庵

归舟暂泊五羊城,一揖相辞万里行。

竟夜吟诗不成句,新鸿飞过两三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蔡汉长之官泷西二首(其一)

吾侪何必叹离居,一札新传最起予。

南北异邦为政处,弟兄同日拜恩初。

邑当海徼方游刃,地僻山中好著书。

泷水东流三百里,君诗容易到乡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蔡汉长之官泷西二首(其二)

干将雄气迥难干,莫谓师儒是素餐。

骐骥取途须待饱,蛟龙为雨贵能蟠。

百年况味尝应遍,万里曾行眼亦宽。

入道久知无别诀,半安随处总安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为王云庵题知止轩(其一)

急流勇退复何人,知止空闻老氏言。

岂似圣经知至善,修齐事业盖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