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赋朱自斋环碧亭》,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龚璛。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作者在环碧亭的所见所感。首句“自开老子得环中”暗指诗人领悟到了道家的至理,仿佛从老子的哲学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宇宙的循环。接着,“色色俱无处处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照,认为万物虽有形色各异,但都与天地之道相通,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万物一体的思想。
“行到小亭逢水竹”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亭子周围,水竹环绕的环境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之感。最后,“偶然一碧是虚空”更是点睛之笔,诗人感叹眼前的一片碧绿,似乎连空间都变得虚无,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心境的写照,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碧亭的景色,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出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淡泊心境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