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

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

形式:

翻译

桃花盛开的溪流需要长久的信任,不要像刘郎那样反复离去。
粮食充足并不一定意味着万无一失,敌人疲惫时也要提防有埋伏。
在深深的山谷中寻找题诗的石头,想要下山门时又靠在松树上休息。

注释

桃花:形容春天盛开的花朵。
流水:流动的溪水。
长信:长久的信任。
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里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去又来:离去后再回来。
粟多:粮食充足。
未必:不一定。
全为计:完全可靠的办法。
师老:军队疲惫。
伏兵:埋伏的士兵。
云壑:深谷中的云雾。
重题石:再次在石头上题字。
山门:寺庙的大门。
倚松:靠着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桃花流水须长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向往,希望这种美好永远不变。而"不学刘郎去又来"则是说诗人不愿意像古代的游子一般,四处奔波,而是选择在这片桃花流水之地久留。

接着的两句"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似乎带有一丝警醒之意。粟指的是谷物,即使积累了很多,也不一定能完全放心,因为可能会有其他的隐患或危机。这两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警觉。

最后两句"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写作素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想要融入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流水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诗意境界。

收录诗词(101)

李建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

世业重籯金,青春映士林。

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

竹抱卢门暗,山衔晋国深。

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闻君小邑暂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

炉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

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翰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䟃?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形式: 古风

驯鸽篇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

栖鸾未即冲天去,驯鸽先能听事来。

亦闻无角巢君屋,诸处不栖如择木。

宁随贺燕空绕梁,为逐迁莺俱□□。

风窗月户清节凉,抚翼和鸣君子旁。

双影时时临砚水,轻毛片片落书窗。

□君德,辉彩鲜鲜生羽翼;

感君心,灵庆昭昭相应深。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