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翰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䟃?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汉朝还未征服燕支山,常年征战在沙朔之间。
边塞上奔驰着汗水淋漓的战马,玉门关常常紧闭不开放。
阴山和瀚海绵延千里,今日桑河河水已结冰。
稽洛河边胡人的骑兵来了,渔阳戍所烽火连天。
遥远的路途上,紧急文书传递频繁,天子握剑思念北方边疆。
羽林军士擦拭金甲,将军在玉堂策划战事。
幽陵之地异域风情改变,边防堡垒依旧绵延古今。
夜晚听到鸿雁南渡黄河,清晨望见旗帜向北靠近大海。
边塞沙尘飞扬,遥远的边界连接着贫瘠的沙漠。
乌云低垂,月光下箭矢声响起,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
城南经历无数战事,疲惫的人们倒在黄沙中。
战士们穿着战袍,即使霜雪覆盖也不脱下,马匹疲惫,铠甲生锈。
在杨叶楼中无法寄信,莲花剑上只留下战争的血迹。
匈奴未灭,不谈归家,边疆行进无止境。
归乡之心只能在海外的明月下显现,离别的思绪如落花飘散天边。
天边回望,一片苍茫,芳树无人,陇头寂寥。
春天的云彩不变,阳关的雪依然,桑叶先感知到胡地的秋意。
田地里的策略不再出售,窦宪渴望刻下燕然山的胜利石。
军队安静地向北集结,此刻交河之畔。
希望边境从此安宁,等待着单于被俘的那一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生活和心情,充满了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家国的思念。其中,“汉家未得燕支山”表达了对疆土未稳的担忧;“阴山翰海千万里”则展示了广阔的边疆地貌;“幽陵异域风烟改”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变迁和沧桑。诗中多处使用了军事行动的描述,如“征戍年年沙朔间”、“长途羽檄何相望”等,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北方家乡的思念,如“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以及对战争结束和平安的期盼:“会待单于系颈时”。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化了边塞将士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忠诚与坚守,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6)

李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并非唐文宗),诗作很少,全唐诗中仅存其二首,他的生平事迹也记载极少,只知道他在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虽然在唐代诗人里毫无名气,存诗也少,但他的诗作还是相当不错的,写得激越豪壮,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军中乐章,能从中感受到大唐盛时那贲张的血脉

相关古诗词

驯鸽篇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

栖鸾未即冲天去,驯鸽先能听事来。

亦闻无角巢君屋,诸处不栖如择木。

宁随贺燕空绕梁,为逐迁莺俱□□。

风窗月户清节凉,抚翼和鸣君子旁。

双影时时临砚水,轻毛片片落书窗。

□君德,辉彩鲜鲜生羽翼;

感君心,灵庆昭昭相应深。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

形式: 古风

赋戚夫人楚舞歌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

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

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

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顾己,何异浮萍寄深水。

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且矜容色长自持,且遇乘舆恩幸时。

香罗侍寝双龙殿,玉辇看花百子池。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

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

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形式: 古风

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

形式: 押[删]韵

寄孟宾于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

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

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