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上李舍人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

吟诗索酒满高堂,穿帘的皪射晶光。

世上膻荤来不到,剪剪天风吹冷香。

人言百花睡未起,独冠群芳差可喜。

那知和羹自有期,未用争雄压桃李。

但怜雨雪正濛濛,寒意未舒万象穷。

故作选锋驱残腊,挽回天地变春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满眼尽是荒芜的山岭,杂乱的茅苇丛生,这愁绪沉闷谁能洗去?
忽然在竹林中发现一枝梅花,对着清冷的月光,它独自绽放,映照着寒冷的水面。
在高堂上吟诵诗歌,索要美酒,明亮的光线穿透帘幕,闪烁晶莹的光芒。
在这世上,污浊的气息无法侵入,只有剪剪的冷风带着清香吹过。
人们说百花还未醒来,但这枝梅花独自傲立群芳,令人欣喜。
谁知和顺的春天自有它的时日,无需与桃李争艳。
尽管雨雪纷飞,万物笼罩在寒意中,我却故意选择这个时刻,驱散残冬,带来春的气息。
试图挽回天地间的严冬,使之变为温暖的春风。

注释

茅苇:杂草和芦苇。
昏昏:沉闷、迷茫。
梅:梅花,寒冬开放的花朵。
耿寒水:清澈寒冷的水面。
吟诗:吟咏诗歌。
高堂:高大的厅堂。
皪:形容光亮。
膻荤:污浊、不洁之气。
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选锋:选取锋芒,比喻引领潮流。
残腊:残冬。
春风:温暖的春天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孤傲寒梅的图景,通过对梅花独自开放于严冬之中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穷困环境中的不屈不挠精神,以及对美好事物独自享有的情怀。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贫瘠的自然景观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有些哀愁与不解之意。

"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 描述了一枝梅花在竹丛中突然绽放,它独自对着清冷的月光和寒冷的流水显得格外娇艳,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吟诗索酒满高堂,穿帘的皪射晶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深山中吟诵诗歌、饮酒畅谈的情景,那些穿过窗帘散发出来的微光似乎是智慧和文采的象征。

"世上膻荤来不到,剪剪天风吹冷香。" 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与淡泊,以及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独特清香。

"人言百花睡未起,独冠群芳差可喜。" 这里强调了梅花在百花凋零之际独自绽放的孤傲和美丽,诗人对此感到一种超然的喜悦。

"那知和羹自有期,未用争雄压桃李。" 暗示了梅花有自己的时节,不需要与其他花卉争斗,它的美丽自成一格。

最后两句 "但怜雨雪正濛濛,寒意未舒万象穷。故作选锋驱残腊,挽回天地变春风。" 表达了诗人对严冬景色的感慨,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激发新的生机,让世界从寒冷中觉醒,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东山

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

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

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

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

若人不世有,此景那可忘。

终当跨皓鹤,同作云间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鼓山

兰桡舣岸雷霆骇,疾雨狂风欲翻海。

吾人作意水石间,素志岂因风雨改。

悟适当如未悟人,衡山不知为开云。

鲁阳莫试挥戈手,郭泰何妨垫角巾。

山僧导我飞芒屦,要看渠师得道处。

雪喷鼎烹一斥回,千古涧流不东注。

我笑老师太豪雄,故令鬼物窥吾踪。

安得廓然无圣解,苍崖依旧飞白龙。

形式: 古风

登妙峰阁

维舟古木阴,故人能倒屣。

相携步高阁,千尺誇雄伟。

雨馀天气清,宇宙空如洗。

对面碧玉峰,去天不盈咫。

凭栏一超然,欲抟九万里。

下视嚣尘间,蠢蠢鱼虫耳。

平生浪自苦,马上肉消髀。

匆匆欲何之,烧香更隐几。

入夜寂无人,波声栏下起。

坐觉非尘寰,雷霆生脚底。

形式: 古风

紫芝和来

雨馀榴火欲烧空,宫槐老翠闇薰风。

即今此景那可恃,忽观玉露泣芙蓉。

请公文急出新格,一变茅黄兼苇白。

坐令鼠辈扫地空,毋使再来相主客。

异日光芒李杜高,声价岂但一时豪。

故应高视空四海,纷纷过眼万银袍。

我生作意游弱水,蓬莱杳隔三万里。

何如平地揖诗仙,一洗从来郑卫耳。

期公便作九鼎重,云水未容扁舟弄。

漫天霖雨在胸襟,半夜吹作高宗梦。

鬼方月窟虽殊陬,愿治之心辄相投。

泽民事业无多子,要使人人鼓腹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