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行

断桥临野水,疏屋见人家。

嫩绿几畦菜,深黄三径花。

断云行自逐,征雁望还赊。

好访韩湘去,山林养白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断桥靠近野外的水面,稀疏的房屋能看见远处的人家。
新鲜的绿色菜地分成几畦,深深的黄色花朵点缀着小径。
飘忽的云彩自由自在地游走,南飞的大雁遥望也显得遥远。
我想要拜访隐居的韩湘子,在山林中与白鸦为伴。

注释

断桥:被雨水冲断的桥。
野水:野外的水面。
疏屋:稀疏的房屋。
人家:住家的人。
嫩绿:鲜亮的绿色。
畦:田块。
深黄:浓郁的黄色。
径花:小径上的花朵。
断云:飘散的云朵。
逐:追逐。
征雁:远行的大雁。
赊:遥远。
韩湘:传说中的仙人。
山林:山野丛林。
养:与...共处。
白鸦:白色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郊野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断桥临野水,疏屋见人家。"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诗人站在一座被自然侵蚀而破败的桥边,俯视着野外流淌的小溪,同时也能看到不远处散布的人家。这是一种典型的田园生活景象,既有静谧的自然美,也有人家的温暖。

"嫩绿几畦菜,深黄三径花。"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秋天农田中的景色。嫩绿的蔬菜地和深黄色的野花不仅展示了秋季的丰收,更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

"断云行自逐,征雁望还赊。" 这两句则转向高空,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自由流动,以及远处归来的大雁。这些意象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最后,"好访韩湘去,山林养白鸦。"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好访"表明了诗人的愿望,而"山林养白鸦"则是这种愿望具体化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郊野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馀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秋日游南汰二首(其二)

松篁团野色,葭薍接江氛。

芳菊开新雨,晴天扫片云。

村醪过寺共,风袂转山分。

邂逅梅夫子,清谈得致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游南汰二首(其一)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三)

云影曚昽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

渔舟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

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

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