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吕英父(其一)

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书。

诗笔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清平盛世,我闲散坐着,才疏学浅,只能借写作来排解穷困和忧愁。
诗笔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即使在梦中也挥洒自如,我的风度不凡且清瘦。
在细雨中描绘黄花盛开的江边小路,夕阳西下照在隐士的小屋上。
抖落旧帽子上的尘埃,我也不介意骑着毛驴,边走边寻找灵感吟诗。

注释

清时:太平盛世。
萧散:闲散。
才疏:才学不足。
著书:写作。
诗笔:诗才。
神通:神奇力量。
梦寐:梦中。
丰标:风采。
清癯:清瘦。
黄花:菊花。
细雨:小雨。
江路:江边道路。
处士庐:隐士居所。
尘埃:灰尘。
觅句:寻找灵感。
倒骑驴:骑驴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寄吕英父(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自在,以及他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清时萧散坐才疏”,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悠闲地坐在那里,笔下文思泉涌的情景。“收拾穷愁却著书”则显示出诗人将自己的忧愁和感慨通过写作来抒发和寄托。

“诗笔有神通梦寐”,这里的“梦寐”指的是进入梦乡,表明诗人的文思如同神助,甚至在梦中也能创作出佳作。“丰标不俗更清癯”则赞美了诗人笔下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风格独特,不落俗套。

“黄花细雨图江路”,这里的“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季,而“细雨”和“江路”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景象。“落日西风处士庐”则描绘了夕阳西下,微风轻拂,诗人隐居于一座小屋中的情境。

最后,“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诗人这里通过戴上一顶旧时的帽子,抖落尘埃,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不妨觅句”意味着寻找适合的词句,“倒骑驴”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诗人在创作中自由自在地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书写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高洁的情操,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独到的理解和把握。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

三年种桃李,遗爱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

独有督邮嫌,见谓不事事。

瑕疵催科细,欲以三尺治。

八月羁僦楼,半年縻隐市。

小窗天日晴,洒落自胸次。

抖擞旧尘埃,楮札左右置。

寄傲点画间,挥染当游戏。

人贤世所希,嗜好人共贵。

车马闹填门,载酒日纷至。

大书极豪放,小草亦姿媚。

敛藏经纶业,进此第一义。

玉板抄歌诗,石碑刻图记。

人家锦为轴,高壁垂至地。

袭藏较工拙,临写费同异。

争如老刘子,落魄一狂士。

半生不读书,颇能会其意。

寒泉骥马饮,平陆蛟龙起。

得非久幽愤,于以发奇气。

故使钟鼎疏,自足名一世。

毛锥久见绝,一见尚能喜。

酒边袖予诗,不誉亦不忌。

有时夺之去,箱箧馀故纸。

如持将军诰,屡博姑苏醉。

形式: 古风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苏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壶。

得閒政恐不来尔,来则倒屣相与俱。

江山绕楼诗句好,奔走万变同驰驱。

大书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莺花姝。

当其半醉尚醒在,宛若处女未嫁夫。

杯行到手湖海歇,翻覆云雨来须臾。

羲之屈使坐北面,命骚如役仆与奴。

角巾斜飘鬓毛出,笔墨颠倒衫袖乌。

回旋左右如有碍,归路不记长须扶。

宾侪指摘士窃笑,亦有好事描为图。

或云先生郁于用,浮沈欲以酒自娱。

实非能饮姑好客,不时斗酒由人须。

若予乃是真饮者,糟丘日日乡无何。

虽然人亦难意料,未可目以为酒徒。

相逢摆略边幅尽,胸次开豁无城郛。

敛藏穷达付之酒,不以礼法自束拘。

情归一真举无伪,滑稽玩世为通儒。

饮与不饮无不可,醉醒醒醉同一区。

痴人之前莫说梦,梦中说梦愈阔迂。

客来辄饮饮辄醉,此其所以为竹湖。

不然他人岂无酒,欲去此脚自懒趋。

计公之客日百数,结束冠带纷座隅。

欲言喉牙物如梗,中怀腹非外示愚。

不如鄙性好诚实,退无取议进不谀。

欧公自爱曼卿放,昌黎亦喜刘叉粗。

满城风雨重阳近,黄花篱落金英敷。

山高凛风吹客倒,公楼虽小主者殊。

狂当相就取一醉,有酒饮我无酒酤。

此即虽狂亦可喜,我去俗子畴当呼。

世无人兮亦已久,公不容我谁容乎。

形式: 古风

寄吴子云

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

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

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

草庐消得几,不许卧隆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郭德顺

玉弟金昆共七人,典刑惟有此公存。

一区未尽扬雄宅,满座常倾北海樽。

人品细看真第一,诗篇远寄不辞频。

笋舆归路无人管,风雨潇湘行暗村。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