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石妇操”为题,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描绘山头白石的形象,寓言了一位贞洁妇人的化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道德品质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首句“山头白石高数尺”,简洁地勾勒出白石的形态,仿佛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山景图。接着,“人言贞妇化为石”,一句转折,引入了诗的主题——一位贞洁妇人的化身。这种将人化为物的想象,既是对贞洁品质的赞美,也是对永恒不变精神的追求。
“贞妇化石不回头”,进一步强化了贞妇的形象,她如同坚不可摧的石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这不仅是对贞洁品质的颂扬,也暗含了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俯视千年江水流”,通过对比江水的流逝与石头的永恒,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突出了贞妇形象的坚韧与不朽。江水千年流淌,见证了无数变迁,而贞妇却如磐石一般,屹立不倒,成为永恒的象征。
最后,“江水流,不可断。行人归,白石烂。”这两句以江水的不可断和白石的最终腐烂,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无常,以及贞妇形象的恒久不变。行人归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白石终将腐烂,象征着物质世界的无常变化,唯有贞妇的品质,如同那不回头的江水,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性、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