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访隐图

独向青城访隐君,岩扉深杳路氤氲。

山翁采药不知处,童子迎人犹闭门。

斜照入林松影乱,回风出涧水声分。

晚来再问经行地,指点春峰顶上云。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独自前往青城山,探寻隐居之士的场景。首句“独向青城访隐君”点明了访客的目的地和任务,即寻找隐居在青城山中的高人。接着,“岩扉深杳路氤氲”一句通过描绘山路的幽深和雾气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山翁采药不知处,童子迎人犹闭门”两句,通过对比山翁与童子的行为,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独特之处。山翁可能在山中忙碌于采集草药,而童子则在门户紧闭,似乎对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斜照入林松影乱,回风出涧水声分”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林间光影交错,松树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斑驳陆离。同时,山涧中回荡着潺潺流水的声音,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幽的环境。

最后,“晚来再问经行地,指点春峰顶上云”表达了访客在傍晚时分再次询问经行之地的情景。通过“指点春峰顶上云”,不仅描绘了春日山峰之巅云雾缭绕的景象,也象征着访客在寻求智慧和真理的过程中,仿佛触碰到了某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访客在青城山中寻访隐士的过程,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独特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追求的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雪窗夜读图为沃饶文裕

万树阴沈雪乍晴,两峰寒寂涧流声。

玉京有路春何处,银海无波几变更。

明月到窗松火尽,斜风穿榻苧帏轻。

残编未了清无寐,不为梁园赋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于宪使致仕

乱山孤骑大江船,跋涉艰危二十年。

一代凤麟天下士,四方霖雨梦中贤。

黄金台古安车远,绿野堂空昼锦旋。

留得清忠表台谏,娟娟秋月照霜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溪书屋

竹林书舍语溪头,万玉丛深一水流。

凉气入帘湘帙润,绿阴当户石床幽。

偶乘淇澳诗人兴,又起沅湘旅夜愁。

雅颂不忘清节在,春风行见凤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墨梅

淡烟寒水野桥边,风景依依似腊前。

远道荒凉迟驿使,空山摇落见流年。

凭阑东阁春当座,载酒西湖月满船。

羌笛何须怨三弄,青青如豆更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