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儒置酒适与陈君俞联坐聊赋小诗为君俞谢因以赎先起之罪

春风不解事,吼地如雷霆。

谁知一席间,笑语灯荧荧。

主人意弥敦,设置不少停。

而我槁木然,感慨时自惊。

多情接胜友,孤朗如初星。

微吟间相警,似欲慰独醒。

我老百不堪,已分如漂萍。

邂逅因事乐,尚或有此形。

不惭引去先,得意耳暂清。

展转寻断梦,间关愧微生。

何当万里浪,相与同沧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朋友丁德儒家中宴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中的氛围和情感变化。

首先,诗中“春风不解事,吼地如雷霆”两句,以春风比喻宴会的热烈气氛,但春风却仿佛不懂得人间的欢愉,反而以雷霆般的喧嚣来衬托出宴会的热闹。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宴会的欢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种热闹场面的复杂感受。

接着,“谁知一席间,笑语灯荧荧”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灯火闪烁,笑声不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诗人通过“笑语”和“荧荧”两个词,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宴会中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人意弥敦,设置不少停”表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宴会的精心安排。这不仅体现了主人的诚意,也反映了宴会的高雅和周到。

“我槁木然,感慨时自惊”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盛况时的内心感受。他似乎置身于热闹之中,却感到自己如同枯木一般,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慨。

接下来,“多情接胜友,孤朗如初星”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虽然身处孤独,但与好友相聚,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微吟间相警,似欲慰独醒”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中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就像是心灵的慰藉,让人在孤独中找到一丝光明。

最后,“我老百不堪,已分如漂萍”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感觉自己就像随波逐流的浮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邂逅因事乐,尚或有此形”则是对偶遇之乐的描述,即使在偶然的机会下,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不惭引去先,得意耳暂清”表明诗人对于离开宴会的坦然态度,他认为短暂的快乐是值得珍惜的。

“展转寻断梦,间关愧微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他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感到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何当万里浪,相与同沧溟”则是对未来与朋友共同追求理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宴会中的欢乐与忧愁,以及诗人对生活、友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赠刘九思山人

我行亦偶然,君来定何谓。

风高浪如山,闻者亦已畏。

而君从一叶,过我乃特地。

邮亭六日俱,临行尤自愧。

朝出才辨色,夜归或沾醉。

残灯不见人,待我独忘睡。

语款多破颜,情极几屑涕。

屈指再相从,便作新井计。

我担既弛肩,君驾亦方税。

不觉涉四年,俯仰才一喟。

每见意每加,终始不少替。

顾匪求名顽,岂不怀此义。

凡生等飘蓬,何物非委蜕。

为我谢故人,随方聊自慰。

形式: 古风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

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

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

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

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

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

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形式: 古风

次韵秦处度同登黄山

艰生缧绁馀,特尔脱魑魅。

殊方窟飘蓬,未免游戏事。

眼力到毛发,抉剔尽奇秘。

邂逅平生欢,笑语当歌吹。

曲环岂人谋,明灭殆天吏。

慰我云烟期,有腼鸿鹄志。

百年一瞬尔,幸此半日地。

聊摅广莫心,无作雍门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处度再和前诗见寄复次韵报之顷有所约今不逮悲怆无已题于褒禅方丈

爱山平生心,殆若鬼所魅。

兹游愧不早,危至失吾事。

佳辰秋正晴,有物不自秘。

晶荧丽初阳,浮动荐微吹。

幅巾方袍接,固可称傲吏。

跻攀敢惜力,卜筑岂无志。

稽首定明老,愿借一席地。

何在眼中人,不觉衣上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