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庵半掩门,竹外见前村。

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

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

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一座孤独的小庙半掩着门,竹林之外能看见前面的村庄。
这里地处偏僻,山色宁静,天空阴沉,阳光暗淡。
风吹过树梢,发出如琴声般的声音,流水在山涧中潺潺,仿佛洗涤着云根。
在那斑驳的青灰色墙壁上,曾经有人题写过诗篇,墨迹淋漓,仿佛醉酒后留下的痕迹。

注释

孤庵:孤独的小庙。
半掩门:半开着门。
竹外:竹林之外。
见:看见。
前村:前面的村庄。
地僻:地处偏僻。
山容:山色。
静:宁静。
天阴:天空阴沉。
日色昏:阳光暗淡。
风琴鸣木杪:风吹过树梢发出琴声。
木杪:树梢。
水乐漱云根:流水声如音乐,洗涤着云根。
苍壁:斑驳的青灰色墙壁。
题诗处:题写诗的地方。
淋漓醉墨痕:醉酒后留下的墨迹。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画。"孤庵半掩门"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独居于山林之中的情境,也寓含着一种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随后的"竹外见前村"则是视觉上的延伸,让读者感受到那隐约中透出的生活气息。

接着的"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四字,更深化了这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这里的地僻、山容静构成了一种空间的寂寞,而天阴和日色的昏黯,则增添了时间上的沉重感。

在这样的氛围中,"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则是对自然之声的一种描绘。风中的琴声与水的流淌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

最后,"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则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一种抒写。这里的“题诗”不仅指的是文字上的书写,更蕴含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世界的投影。而"淋漓醉墨痕"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以及他与自然、艺术之间的深刻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超然态度,是一种高洁情操与深邃艺术感受的结合体现。

收录诗词(1)

冯脩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徐氏金湖书院

古艾地多胜,修宁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清辉光累世,高义藉名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甲子循环幸一终。

形式: 押[东]韵

淳熙壬寅沿檄游洞天

洞府深沈别有天,翚飞楼阁耸晴烟。

诗传玉局惊凡目,丹就金炉记昔年。

翠涌千波横绝壁,风吹万籁入飞泉。

他时待我功成后,卜室青山绝世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祝融峰

手执筇敲结佩刀,直趋危顶一峰豪。

回头朝市声声远,接武烟霞步步高。

天上召雷池水涨,人间祷雨穴风号。

九千七百三十丈,翠压江湖几点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