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封章频上敢怀安,鱼水君臣古亦难。
优老忽闻明诏下,考槃令咏硕人宽。
这首诗描绘了忠诚与君臣关系的深刻主题。首句“封章频上敢怀安”,表达了诗人频繁向朝廷进言,不求个人安逸,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精神。接着,“鱼水君臣古亦难”一句,运用了鱼水相依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中的君臣关系,但同时也指出这种和谐并非易得,体现了对现实政治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优老忽闻明诏下”,描述了朝廷突然颁布优待老人的诏令,这一事件让诗人感到惊喜与欣慰,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与仁政的向往。“考槃令咏硕人宽”,则进一步强调了朝廷政策对百姓生活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对年长者的关怀,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以及对君臣关系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对于老年群体的特殊关注与尊重,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临岐重拜大夫勤,望有音尘别后闻。
四海一家征戍少,太平天子正敷文。
举目凄然百感侵,败垣残础烧痕深。
流莺似惜人憔悴,未及花时送好音。
宿草回青柳放芽,东风随物付繁华。
旧时燕子今何处,已自衔泥过别家。
催花小雨湿春衣,江海茫茫越鸟飞。
乐事赏心浑忘却,独将清泪送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