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漕韵贺留守刘观文祷雪感应

雪霜之忍有至慈,一片到地五谷滋。

所以腊中重三白,史讥失时书直辞。

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

及冬祷雪乃爱民,若有鬼神宜率职。

要晴要雨天必从,玉山何独閟烛龙。

一夜风师擘冰絮,坐使东国成雪宫。

晓起清愁无复有,如在春风饮醇酒。

欲歌零雨劳公归,正尔补天须妙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次徐漕韵贺留守刘观文祷雪感应》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以赞美刘观文留守祷雪得应之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雪后大地生机勃勃、百姓欢欣鼓舞的景象。

首句“雪霜之忍有至慈”以雪霜的坚韧与寒冷象征着自然界的严酷,而“至慈”则表达了诗人对雪霜给予大地生命之源的感激之情。接着“一片到地五谷滋”描绘了雪花覆盖大地后,万物得以滋养生长的景象,寓意着刘观文的祷雪之举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所以腊中重三白,史讥失时书直辞”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刘观文祷雪的适时与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过去因忽视自然规律而带来的失误。

“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赞扬了刘观文作为留守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深受百姓爱戴的程度,如同人们离不开阳光一般。

“及冬祷雪乃爱民,若有鬼神宜率职”表达了对刘观文祷雪行为的肯定,认为这是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仿佛是与天地间的神灵沟通,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要晴要雨天必从,玉山何独閟烛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响应,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季,上天都会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而刘观文的祷雪之举,如同玉山之上的烛龙,照亮了大地,带来了希望。

“一夜风师擘冰絮,坐使东国成雪宫”生动地描述了雪夜的壮观景象,一夜之间,风神将冰块化为雪花,使得整个东方都变成了雪的世界,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晓起清愁无复有,如在春风饮醇酒”写出了清晨醒来后的喜悦心情,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日,品尝着醇厚的美酒,表达了对刘观文祷雪成功后民众喜悦之情的描绘。

“欲歌零雨劳公归,正尔补天须妙手”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刘观文的敬仰与期待,希望他能像补天的女娲一样,用智慧与力量解决更多的问题,为民众带来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刘观文高尚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领导者为民谋福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次韵呈徐漕

留台心与天等慈,违春觅雪回象滋。

计台心与留台似,贺版趣遣琼瑰辞。

白战场前受降北,笔补造化戈却日。

郢中之曲信寡和,鼓宫宫动能者职。

我欲十驾期相从,今见老子其犹龙。

径须乞公玉蕊佩,去上绝顶瑶台宫。

下视尘寰一何有,天地交光落吾酒。

酌公云梦公莫辞,能费公吟几叉手。

形式: 古风

次韵程判院喜雪

帝心端与天心合,务本先农斥浮末。

冬温祷雪响交孚,急霰先声如撒泼。

献花女儿弄璿玑,剪裁楚水烦湘妃。

东郭先生不敢出,南枝乌鹊空惊飞。

高卧从教深没屋,此是天工真雨粟。

但愿四海大有年,无田可耕宁己独。

诗翁爱日亲年高,时时梦里见三刀。

男儿盍洎千钟养,蹴踏起舞听鸡号。

勋业欺人头易雪,化工于汝难私燮。

满酌长歌白雪吟,下里阳春讵有别。

形式: 古风

雪再作山甫约游雨花台不遂闻与诸公登凤凰台次韵送似

骚屑寒威逼重幕,衲被蒙头慵蚤作。

不知一夜雪花飞,但讶五更风力恶。

摩挲病眼试凭陵,把玩清诗何洒落。

好语自足驱疟疠,嘉祥况乃销离瘼。

绝怜冰箸堕脩檐,拨触风琴响朱箔。

一冬温煖忧麦蚕,万事乘除等凫鹤。

为言三凤今河东,曾约连驺出南郭。

山阴舟回虽兴尽,巫峡云归终倖薄。

方疑再往成渺芒,已拉群公溯寥邈。

九万扶摇不可希,随分榆枋吾亦乐。

形式: 古风

次韵苏伯茂立春日雪

从事青州初入幕,子墨梁园新有作。

春工试手欲成妍,滕六蜚英良不恶。

初看到地润却无,旋喜积威乾更落。

铺檐羃砌遍匿瑕,压瘴埋蝗广求瘼。

蓝田种玉夜生苗,吴娃擘茧朝盈箔。

认巢无处疑昏鸦,敛翅有踪惊瘦鹤。

一庭柳絮漾东风,千树梨花醉西郭。

犯寒觅句觉诗清,贾勇行杯疑酒薄。

颇烦造物相料理,顿使幽怀渺绵邈。

回看稚子失啼饥,想见田家尔应乐。

形式: 古风